在初次聽聞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時,不少人會下意識地認為,是儀器的精度不夠,才導致無法同時準確測量微觀粒子的位置與動量 ,只要儀器足夠精密,就能突破這種限制。這種誤解的產生其實很容易理解,在日常生活與經典物理學的認知里,測量不準往往是由于儀器精度欠佳或測量方法存在缺陷。
比如用普通直尺測量物體長度,最小刻度是毫米,若要精確到微米級別,就會因為直尺精度不足而難以實現 ;又比如在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時,若方法不當,也會造成較大誤差。
然而,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與儀器精度和測量方法并無關聯,它是微觀世界的一種內稟屬性,反映的是自然界深層次的規律。
不確定性原理的誕生,與一位德國物理學家密切相關,他就是沃納?卡爾?海森堡。20 世紀初,物理學正經歷著一場深刻變革,經典物理學在解釋微觀世界現象時遭遇了重重困境,如黑體輻射、光電效應等,這些現象無法用經典物理學的理論來圓滿解釋 。
1925 年,海森堡提出矩陣力學,標志著量子力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它為描述微觀粒子行為提供了全新的數學框架。但海森堡并未停止探索的腳步,在 1927 年,經過深入研究與思考,他提出了不確定性原理。當時,海森堡思考的是,為何在微觀世界中,粒子的行為與宏觀世界如此不同?他發現,當嘗試測量微觀粒子的位置與動量時,總會存在無法消除的不確定性 。
這一原理的提出,在當時的物理學界引發了軒然大波,因為它與人們長期以來在經典物理學中形成的確定性觀念背道而馳。在經典物理學中,物體的運動軌跡和狀態是完全確定的,只要知道物體的初始狀態和受力情況,就可以精確預測其未來的運動 。而不確定性原理卻指出,在微觀世界里,粒子的位置與動量無法同時被精確確定,這無疑是對傳統觀念的巨大挑戰。
若要深入理解測不準原理,數學公式是一把關鍵鑰匙,其表達式為:ΔxΔp≥h/4π 。在這個公式里,Δx 代表粒子位置的變化值,Δp 代表粒子動量的變化值,h 是普朗克常數,其值約為 6.62607015×10?3? J?s ,π 為圓周率 。這個看似簡潔的公式,蘊含著微觀世界的深刻奧秘 。
普朗克常數 h 雖數值微小,卻在微觀世界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是量子世界的基本常數之一,就像一把衡量微觀世界不確定性的標尺。在宏觀世界里,物體的位置和動量變化范圍相對較大, Δx 與 Δp 的數值較大,使得 ΔxΔp≥h/4π 這個不等式總是輕易成立,不確定性的影響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例如,一輛行駛在公路上的汽車,我們能同時精確測定它在某一時刻的位置與速度,進而確定其動量 。
然而,一旦進入微觀世界,情況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微觀粒子的位置和動量變化范圍極小, Δx 與 Δp 變得非常小,它們之間便產生了顯著的限制關系 。當我們試圖精確測量微觀粒子的位置,使 Δx 足夠小,根據公式,Δp 就必須變得足夠大,也就是粒子的動量變得更加不確定 ;反之,若要精確測量粒子的動量,使 Δp 足夠小,那么 Δx 就會變得足夠大,即粒子的位置變得更加不確定 。 這就好比蹺蹺板的兩端,一端下壓,另一端必然上翹,粒子的位置與動量無法同時被精確確定 。
這種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的巨大差異,還體現在其他物理量的測量上 。
在宏觀世界中,物體的能量和時間可以被同時精確測量 ,比如我們可以精確測量一個燈泡在某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 。但在微觀世界里,根據不確定性原理的另一種表述:ΔEΔt≥h/4π ,其中 ΔE 代表能量的變化值,Δt 代表時間的變化值 。
這意味著微觀粒子的能量與時間也存在著不確定性關系,當我們試圖精確測量微觀粒子在某一極短時間內的能量時,能量的不確定性就會變得很大 。 這就好比在極短的瞬間去觀察微觀粒子的能量,它的能量值仿佛在不斷跳動,難以捉摸 。
微觀世界的不確定性原理,就像是微觀粒子的 “神秘面紗”,讓它們的行為充滿了神秘色彩 ,與我們在宏觀世界中所熟悉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形成了鮮明對比 。 這種對比也讓我們深刻認識到,自然界的規律在不同尺度下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從宏觀到微觀,就像是從一個熟悉的世界進入了一個充滿奇幻和未知的世界 。
不確定性原理除了體現在位置與動量、能量與時間上,在其他物理量對之間也有所體現 。比如,微觀粒子的角動量和角度之間也存在類似的不確定性關系 。當我們試圖精確測量微觀粒子的角動量時,其角度的不確定性就會增大 ;反之,若精確測量角度,角動量的不確定性就會增大 。這就像是在一個旋轉的微觀粒子世界里,我們無法同時精準地確定它的旋轉速度(角動量的一種體現)和旋轉方向(角度的一種體現) 。
在量子力學中,這種不確定性原理衍生出了許多神奇的現象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量子隧穿效應和真空量子漲落 。量子隧穿效應就像是微觀粒子擁有的 “穿墻術” 。在經典物理學里,如果一個粒子的能量低于前方勢壘的能量,它是絕對無法越過這個勢壘的 ,就好比一個人沒有足夠的能量爬上一座高山,就無法到達山的另一邊 。
但在量子世界里,微觀粒子卻有一定概率直接穿過這個看似不可逾越的勢壘 。根據不確定性原理,當微觀粒子穿越勢壘的時間極短(Δt 極小)時,它的能量不確定性(ΔE)就可能變得很大 ,使得粒子在極短時間內獲得足夠能量穿越勢壘 。這就好比微觀粒子在一瞬間 “借” 到了足夠的能量,穿過勢壘后再把能量 “還回去” 。
真空量子漲落則揭示了真空并非真的 “空無一物” 。在真空中,根據能量和時間的不確定性關系,在極短的時間內(Δt 極小),會出現能量的突然變化 ,憑空產生一對虛粒子(如電子 - 正電子對) ,然后它們又迅速相互湮滅,歸還能量 。
這種現象在真空中不斷地隨機發生 ,就像是真空中隱藏著無數微小的能量 “漣漪” 。雖然每次產生的能量非常微弱,持續時間也極短,但卻真實地反映了量子世界的不確定性 。 從宏觀角度看,我們很難察覺到這些微觀世界的神奇現象 ,但它們卻深刻地影響著微觀世界的物理過程 ,如在某些化學反應和核反應中,量子隧穿效應起著關鍵作用 ;而真空量子漲落則對理解宇宙的早期演化和基本粒子的性質有著重要意義 。
這些現象進一步證明了不確定性原理是量子世界的內稟屬性 ,而非儀器測量的問題 。 它讓我們看到了微觀世界的奇妙與神秘,也促使科學家們不斷探索,以更深入地理解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量子世界 。
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并非儀器精度或測量方法的問題,它是微觀世界的內稟屬性,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則 。從海森堡提出不確定性原理,到數學公式對其本質的揭示,再到微觀世界各種神奇現象的驗證 ,都表明了這一點 。
測不準原理揭示了萬物的不確定性 ,雖然在宏觀世界中,這種不確定性由于時間尺度等因素難以察覺,但它確實存在 。而在微觀世界里,不確定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微觀粒子的行為充滿了概率性和隨機性 。
這種不確定性,為宇宙預留了無限可能的未來 ,生命也正是在這樣充滿不確定性的宇宙中誕生和演化 。它讓我們對宇宙和生命的本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促使我們不斷探索,去揭開微觀世界和宏觀宇宙更多的奧秘 ,思考我們所處的這個充滿神奇與未知的世界的本質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