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外之家 | 溫暖駐外人
數十萬駐外人都在關注
駐外之家人才網
www.zhuwaizhijia.com
2016年初夏,懷著對非洲大陸的好奇心乘坐卡塔爾航班,北京-多哈-阿爾及爾-哈西梅薩烏德,歷經差不多20小時,我降落到三毛筆下的撒哈拉沙漠里,作為法語翻譯為某世界第五強石油企業貢獻力量。
哈西石油城
之所以選擇這份工作原因有四個:
1. 大學最好的朋友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工作,讓我充滿安全感;
2. 工作休假制度十分誘人:每3個月可回國休息1個月;
3. 上大學期間,我姐姐在阿爾及利亞從事法語翻譯工作,我在電話里吹過無數次藍色地中海的海風,聽過它熱烈的海浪聲。因此對這個國家充滿向往;
4. 對世界第五強企業充滿濾鏡,想要體驗世界先進水平的管理,積累自己在海外的第一份工作經驗,為自己“鍍金”。
一切都聽起來十分完美,我只需要奮力向前沖就好了。但是當我從首都阿爾及爾登上飛往哈西石油城的航班,發現我是整架飛機上唯一的女性的時候,隱約感到:未來也許不是我想象的那個樣子。
飛機落地,同事接我到項目駐地,那是一棟意大利人修建的4層白色別墅,外形優雅,有露天陽臺,院子里盛開了玫紅色的三角梅,花叢旁邊躺著個藍色游泳池,再旁邊有個帶紅色屋頂的吧臺,節假日的時候大家會在這里烤肉。
院子里的三角梅 別墅二樓視角
到房間剛放下行李,我就被項目副經理帶去業主辦公室開會做交傳會議翻譯,那是我在非洲的第一場會議翻譯任務,因為缺乏經驗,又特別害怕搞錯信息,我不斷小心翼翼地和業主確認自己理解的信息是否和對方的訴求一致,業主看出來我是一個對石油鉆井行業沒什么經驗的小丫頭片子,跟我講話也盡量選擇簡單明了的表達方式,在這種雙方默契配合的條件下,我圓滿完成了挑戰。
會議結束之后,領導又把我派去帶一群工程師到五金店采購專業設備,牙板、缸蓋法蘭、泥漿泵、噴火槍、焊槍、防噴器和鉆桿接頭這些我中文都不知道是什么的東西,頓時讓我傻了眼,最后在Google圖片和肢體語言的幫助下,艱難但成功地完成了任務。
之后為了盡快熟悉業務,我經常去當地的五金店拍常用的五金器件和他們的法語名稱,果然熟能生巧,我很快就對這些小玩意兒得心應手。
工作上手以后,也開始有閑情逸致觀察撒哈拉。
沙漠駱駝
這里的太陽好像從來不睡懶覺,每天6點多就準時火力全開,致力于曬透沙漠的每一寸角落。想要被陽光曬透的黑塞最應該來的地方應該是撒哈拉!
所以,每天起來洗漱后一打開門,迎接我的便是曬得肉疼的陽光,但說起來也挺神奇,沙漠里雖然曬,但沒我想象的熱。
在我的家鄉四川,夏天是汗蒸房,走兩步就大汗淋漓,沙漠里的熱更像是烘干機,即使皮膚滾燙,卻不怎么流汗。
在鉆井臺工作的同事每天的工作溫度是50攝氏度左右,他們每天穿著防護服在室外工作,公司給他們配備了衛星電話,因為在那樣的高溫環境里,手機會被熱得自動關機。
領導也經常和我開玩笑,說如果有人想要謀害我們,其實有個很簡單的方法:拆掉我們所有的空調外機。
剛來的一星期,我總時不時流鼻血,同事說是因為氣候太干燥,鼻腔缺水裂開,加上日常餐食以牛羊肉為主,容易上火。領導讓我每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多喝酸奶補充維生素,會慢慢好起來。果然,照做之后,我真沒有再流過鼻血。
沙漠里最珍貴的資源是水,我們自己打了井,但井水鹽分超標,非常咸也有些渾濁,最多只能用來洗外套、刷鞋子、擦地板和澆花。日常刷牙、洗臉和飲水都只能用瓶裝的礦泉水,每天都像是在野外求生。
日常通勤全是皮卡車
沙漠里地標建筑十分稀少,我們商務信函里表述場地位置都使用精密的地理坐標,像極了拍電影。
另外,石油行業的HSE管理十分嚴格,我和安全官出門,即使是坐在后排,也被要求系好安全帶,當地司機如果穿拖鞋開車會被直接解雇,在這個行業里,安全大于天。
令我驚訝的是,在這個小小的石油城,我們仍然可以買到新鮮的水果蔬菜,在這里我見到了白色的茄子,甚至還經常在蔬菜店看到馬齒莧。
小城里時不時有非常原始的驢車出沒,第一次看到我以為自己穿越了。日常出門穿越戈壁和大漠,還能偶遇可愛的駱駝群,和我們的風馳電掣相比,他們的慢條斯理怡然自得顯得更懂生活。
白色茄子
撒哈拉的水果攤 沙漠里的馬齒莧
日常餐飲
阿爾及利亞是穆斯林國家,整個國家禁酒,在及爾首都還好,一些高端的星級酒店售酒,外國人去喝也是ok 的,但在哈西,想要買到酒則需要來一場大冒險。
當時中秋節快到了,同事們都想喝點酒歡度佳節,于是我收到了一份去當地一家意大利酒店采購酒的任務,隔壁項目的同事告訴我,在這邊買酒,被憲兵抓到是會被抓進監獄的。因此,找到一個愿意幫忙開車去運送酒回基地的司機都十分困難。
但好在有驚無險,我們最終順利完成任務,一路上狂奔不止,到了基地懸著的心總算落地。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買酒這么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變成了“犯罪”。
文化差異引發的趣事總時不時發生,在穆斯林國家,殺生是神圣的儀式,需要請阿翁來念經超度,之前有中國企業想要吃驢肉,擅自在生活營地殺了一頭驢,被當地人知曉后,怒不可遏,被譴責了好久,甚至上了新聞。
有次我在辦公室吃法棍面包,把沒吃完的面包隨手扔到垃圾桶里,被屬地化員工告知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的,吃不完的食物需要扔到屋頂上給鳥兒們吃,在這里,浪費食物是可恥的。
石油城到處都是哨卡 石油鉆井
哈西因為地理位置閉塞,當地婦女的穿著都十分保守,大多數都從頭到腳裹得嚴嚴實實,有的甚至只露眼睛,我來之前領導特意叮囑多帶一些長褲,裙子長度最好到腳踝,但即使是這樣,當我穿著及踝長裙出現在沙漠的大街小巷時,也總迎來送往無數的凝視。
后來我發現,在穆斯林國家這種存天理滅人欲的文化環境里,那些不斷被壓抑的東西反而反噬得更厲害,陽面是被頭巾長袍包裹嚴實連眼睛都不讓露出太多的保守克制,陰面卻是比基尼泳池派對煙酒都來的不亦樂乎,情色服務充斥在白日里干正經營生的按摩店,令人目瞪口呆。
記得剛到哈西的時候,我從行李箱里翻出來一把雨傘,笑著問司機沙漠下雨嗎?答曰“jamais!” (從不)!,但我發現生活很喜歡打自信人的臉,在我離開撒哈拉沙漠的前一星期,沙漠迎來了一場大暴雨,把公司食堂都淹了的那種....再后來,聽說撒哈拉甚至下了一場大雪,白色的雪花鋪在橘黃色的沙漠上,堪稱自然界的奇跡。
除了沙漠下暴雨,走之前還有幸體驗了一次沙塵暴,一天剛下班的黃昏時分,遠處刮起了狂風,看起來黃澄澄地,同事告訴我今晚可能有沙塵暴,讓我關好門窗,說完他就跑進屋了。整個二層,只有我滿懷期待地站在陽臺期待著它的降臨。
很快,狂風裹挾著細密的沙“啪”地一下,劈頭蓋臉地甩來一盆又一盆的沙子,我趕緊進屋躲著,隔著窗戶見證這奇妙的時刻。差不多一個多小時過去,風走了,留給我的是無處不在的沙土,窗戶縫隙里、衛生間地板上、辦公桌上、甚至是我的床上。
然后我又花了好長時間打掃屋子,清理干凈,人也徹底累了,拋下一切睡到天亮。
在沙漠生活了這么長時間之后,我終于明白為什么這里的休假制度這么nice。
偶遇駱駝
其實在這種極端枯燥乏味的環境里,人的耐受力只能撐三個月,我們同系統的另一公司,最開始的休假制度是滿一個月回國休息一個月,后來因為休假太頻繁,長途飛機坐得太難受,加上頻繁倒時差讓人更加混亂,改為了滿2個月回國休息2個月。
但整體而言,個人認為沙漠這種工作真的不太適合女生。建議想去的女性伙伴慎重考慮,原因有三:
首先,沙漠里是男人的天下,來了這里幾乎很少能有同齡女生作伴,精神上被孤立,會很不適應;
其次,沙漠氣候太過干燥,人體的新陳代謝會變快,衰老速度也會加快。我在沙漠的日子的命是防曬霜、身體乳、眼藥水和蘆薈膠給的;最后,沙漠出行十分不自由,和“坐牢”區別不大,日常想要出門自由玩耍幾乎不可能。
而且沒有穿衣自由,稍微穿一些緊身,透露女性身體曲線的衣服都會被收獲男凝,令人不適。
但對那些有沙漠情懷的人來講,簡單體驗一下沙漠的風土人情也是一份不錯的經歷。當我回憶起在撒哈拉的日子,也還是偶爾會思念那里的晚風、駱駝還有日出日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