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蒙冤,滿門盡滅,慘烈而亡的父母,以命相護的世叔,都希望沈菀能放棄仇恨,哪怕隱姓埋名,也要好好的活下去。
可身為大理寺卿之女,沈菀對父親的勘驗之術,青出于藍,更是繼承了父親的正直與勇敢。
所以,對于嫉惡如仇的沈菀來說,若安然茍活于世,便永遠不會過好這一生。
為此,她在婢女茯苓的幫助下,頂替世妹的身份,成為忠勇侯府二房嫡女秦菀,大張旗鼓千里扶靈,投奔秦家三房。
寄居荊州本就是權宜之計,即便忠勇侯府世子秦琰沒有來,她也想要想方設法,回到京城的。
成為安陽侯夫婦的義女是機緣巧合,揭露秦家三房家主的惡行是順勢而為,被秦琰帶離荊州趕往京城更是意料之外,卻也都順應了沈菀的計劃。
秦琰的出現,對于沈菀來說是意外的助力,而沈菀的才能,于秦琰而言,而是意外之喜。
只因秦家大房在三房落難之時,以救世主之姿出現,將三房一嫡一庶兩個女兒,和寄居荊州的二房嫡女帶回京城,本是存了利用之心的,卻沒想到,這一路竟也目睹了沈菀的剖尸斷案之能。
一個美貌的妹妹固然有用,但是,一個有勇有謀還美貌的妹妹,更是一柄利刃,哪怕是雙面開刃的。
果然,在經歷了荊州至京城,漫長的兩個月路程后,沈菀一朝入京,破懸案,救太后,仿佛開了掛一般。
沈菀本就容色妍好,再加上自幼養成的清冷氣質,都令她哪怕不是盛裝打扮,也可以輕而易舉的吸人眼球。
因此,沈菀初到京城,進入忠勇侯府之時,便令忠勇侯嫡女,太子妃的大熱人選秦朝羽心生忌憚。
只是沈菀要走的路,從來都與秦朝羽,甚至是整個秦家的前路,都不同。
向來低調內斂的她,比誰都想要走到圣上面前,立功揚名,只為一朝權勢在手,可重啟沈家冤案。
所以,由始至終,能夠與沈菀并肩而行的,便只有睿王世子燕遲一人。
沈菀要為沈家伸冤,而燕遲則要為晉王兄翻案,殊途同歸,便是他們之間,命中注定的緣分。
秦琰順利將三位妹妹帶回京城之時,京城之中,正被一場妙齡少女連環被殺案,鬧得人心惶惶。
而最為這場棘手的案件頭疼的,便是當朝太子燕徹,只因他信心滿滿的被父皇委以重托,定下期限偵破此案,卻在期限將至之時,仍然毫無頭緒。
此時,成王與太子之間的博弈,幾乎已經鬧到了明面上,只是在圣上面前維持體面罷了,私下里,早已拉幫結派,兩陣對壘了。
太子奉命調查兇案,成王暗中使壞,買通刑部小吏偷偷藏匿證物,雖然都不知道兇手是何人,但成王總覺得,藏起證物,總能有點破壞作用的。
奈何成王沒有料到,太子搞砸差事本已板上釘釘,卻半路殺出一個精通勘驗之術的幕僚,并且他也是很久之后才知道,那位幕僚不僅是女子,還出自忠勇侯府。
忠勇侯野心勃勃,早已是眾人皆知的太子一黨,而他的嫡女秦朝羽,也是皇后最看重的太子妃人選之一。
沈菀剛剛入京,秦琰作為大哥,自然要盡地主之誼,便帶著三個妹妹逛京城,品佳肴。
但意外的是,他們一行人,在京城赫赫有名的酒樓醉香樓中,卻目睹了兩位權貴之家的紈绔子弟打架。
一個是忠國公世子馮璋,一個是輔國大將軍之子趙旌,這樣的兩個人打起架來,對于醉香樓來說,簡直就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誰都得罪不起,倒霉透了。
忠國公府是貴妃馮齡素的母族,馮璋見了貴妃娘娘,是要叫一聲姑母的。
而趙家則是皇后趙淑華的母族,趙家手握十萬北府軍,輔國將軍不在京中之時,趙旌便是輔國將軍府的掌權人,他乃皇后親弟,就是太子來了,也得喚他一聲舅舅。
這樣的兩個人打架,誰能攔得了?誰又敢上去攔呢?
馮璋是京城之中赫赫有名的二世祖,仗著家世對京中百姓作威作福。
因陣營不同,所以馮家與趙家自然也是不和的。
此事的起因,便是馮璋偶遇趙旌,便故意挑釁,還大言不慚的造謠生事。
趙旌被馮璋激怒,兩人爆發爭吵,吵急眼了,便動起手來,雙方的手下都不甘示弱,場面瞬間混亂。
直至意外見了血,雙方才停下了下來,竟是馮璋的侍從,捅傷了趙旌的手下。
受傷之人,可不僅僅是普通的家仆,而是北府軍的軍士。
馮璋雖然不成器,卻也知道自己闖了大禍,但令他絕望的是,就連大夫來了,都說那位軍士沒救了。
幸虧沈菀出現,及時施以援手,將人救下,拔了刀,止了血,只要后續被照顧到位,人便無事了。
沈菀救人時,是本著醫者仁心,可直至他們上了馬車,她才想到,趙家與皇后一體,而忠勇侯府則站隊太子。
馮璋傷了北府軍的人,若那人死了,太子便可借機發難,但偏偏,這人卻被沈菀給救下了。
所以,她不知自己此舉,是否會秦家惹禍,秦琰安慰她,救了北府軍的人,怎么算都是功勞,并非惹禍。
但實際上,太子的確想借這件事發難,所以那位好不容易被沈菀救下的軍士,最終還是因為傷口化膿而死。
馮璋原本應被馮家塞進御林軍的,卻因此事,差事沒了下文不說,還連累其父忠國公,遭到圣上斥責。
然而屬于沈菀的機遇,卻是剛剛開始。
太子苦于懸案無法偵破,秦琰便向父親提議,讓沈菀參與進來。
忠勇侯沒有見識過沈菀的能耐,只是死馬當活馬醫,卻沒想到,經過沈菀勘驗受害者尸身之后,竟真的找出了蛛絲馬跡,令案件終于有了進展。
由于這個案子,發生的時間已然不短,且受害者的衣物不全,證據被盜,都令偵破難度增加。
可沈菀卻絲毫不懼怕已經在腐爛的尸身,毅然剖尸檢驗,又找到了更多的線索。
刑部官員根據沈菀提供的線索,極大的縮小的偵查范圍,對沈菀簡直是感恩戴德。
沈菀入京之前,大長公主便寫了手書傳至圣上手中,希望圣上可以對自己這個干孫女多加照拂。
大長公主出身尊貴,眼界極高,很少有外人,能得她這般在意。
圣上因此對這個秦家二房嫡女,生了好奇之心,便在皇家有宴之時,命忠勇侯也帶著這個侄女。
沈菀因此得以入宮赴宴,且宮宴那日,也是案子被偵破的消息,傳入宮中之時。
馮璋紈绔,她的妹妹馮沉碧更是跋扈,自幼便與秦朝羽不對付,見沈菀美貌出眾,更是現場挑撥沈菀和秦朝羽的關系。
然而腦子空空的馮沉碧,又哪里能挑撥得動八百個心眼子的沈菀,和眼高于頂的秦朝羽。
眼見著自己的挑撥不起作用,她便順帶著將沈菀也給記恨上了。
宴席開始后,沈菀被圣上召見,眾人方才得知,她便是救過大長公主性命,被安陽侯夫婦收為義女,在荊州有醫仙之名的女子。
一道道羨慕和嫉妒的眼光,射向了沈菀,這其中,便是馮沉碧最為不屑,更是故意蛐蛐沈菀,哪里有那么巧合的事情,還不知道是背地里耍了什么手段呢。
但很快,她就被打臉了。
宴會尚未結束,便傳來太后不大好了的消息,御醫對太后的并且束手無策,令圣上勃然大怒。
此時,馮沉碧便故意說了一句,御醫沒辦法,這不還有小醫仙嗎?
她的一句話,便水靈靈的將沈菀推了出來。
只是,她的本意,是想看沈菀出丑,牽連忠勇侯府。
卻沒想到,沈菀卻勇敢的接下了為太后治療的重任。
最令圣上驚訝的是,剛剛下人來稟告太后癥狀之時,沈菀便已經在心里盤算,太后究竟因何病重了。
果然,被御醫斷言絕了生機的太后,到了沈菀這里,生生的拼出了一絲活下去的希望。
沈菀為太后施針之后,原本連湯藥都喝不進去的太后,竟奇跡般的蘇醒,并能吞咽湯藥了。
幫助刑部驗尸斷案,本已在圣上面前立下功勞,如今又救太后于危難,沈菀再立奇功。
最令圣上欣賞的,是沈菀年歲不大,卻在接連立功之后,由始至終都未露出居功自傲的神情,就連賞賜,都沒有打算要。
此時的圣上哪里會知道,沈菀不卑不亢的沉穩之下,亦藏有步步為營的算計。
她為的,便是在擁有足夠籌碼之后,能夠換得一個光明正大的探案身份,暗中調查前大理寺卿沈毅勾結晉王之案,洗刷父親身上背負的冤屈。
而這其中,燕遲明明察覺出了沈菀的意圖,卻從未戳破,反而竭盡所能的助她完成心中所想。
原來比起引導型戀人,相互托舉的戀人,才更令人心動呀。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