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事兒透著股反常勁兒——印度尼西亞居然跟美國敲定了貿易協定,明面兒上的關稅優惠是19%。這消息一出來,好多人都愣了:誰能想到啊,印尼居然成了東盟里第一個跟美國談成這事兒的,連越南都得往后捎捎。
要說印尼想當世界強國的野心,那是明擺著的。最后能不能成,現在不好說,但就憑它那位置,真要是強起來了,全世界都得掂量掂量。咱中國可得早點跟印尼把南海邊界談妥了,別等人家翅膀硬了,再想談就難了——到時候人家肯定要琢磨著多占點權益,這是規律。
那印尼圖啥呢?咱得掰開了看。前陣子剛給俄羅斯投了20億美元,搞油氣共同開發,還說要買點俄羅斯的核能技術——這是給俄羅斯輸血呢,畢竟俄羅斯前線正缺錢。轉過頭來,印尼又跟咱們中國打得火熱:高鐵項目早就成了樣板,海防工程、礦產開采,好多領域都對中國開放,咱能去那兒開礦、搞合作。
你再瞅瞅印尼那位置,簡直是老天爺賞飯吃——馬六甲海峽就在那兒,東西南北的船都得從這兒過,活脫脫一個“十字星樞紐”。一邊跟俄羅斯搞能源,一邊跟中國搞基建和礦產,扭頭又跟美國做金融貿易和服務業,這平衡術玩得,比走鋼絲還溜。
說白了,印尼這是憋著要崛起呢。將近2.9億人口,世界銀行和IMF都預測,到2075年,人家能成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就排在中、印、美后面。就這野心,接美國那點條款,算不算是“忍一時之氣,謀長遠發展”?
咱再看看印尼對外資的態度,那規則跟玩魔方似的,不同行業擰出不同花樣。教育、文化這類,說是關系國家安全,外資想控股?門兒都沒有;港口、機場更嚴,最多讓外資占49%,想跟澳大利亞達爾文港似的讓中國控股運營?想都別想;可到了電信、鐵路,又能放寬到67%,基本算控股了——畢竟這些行業投入大,得讓外資有點甜頭;最有意思的是銀行和保險,明面上寫著40%,實際上能豁免到99%,日本、美國的金融機構在這兒都能說了算;重點是能源礦產,能讓外資占到75%,這可是硬通貨領域。
有人說印尼會不會成了美國轉口到中國的跳板?不太可能。印尼是出了名的“原材料大戶”,全球最大的動力煤出口國,鎳礦啥的更是世界聞名,這些東西的原產地就釘在印尼,往美國出口根本不用操心轉口關稅的事兒。
更關鍵的是,印尼對咱們中國開放的領域,全是咱最看重的:資源開采、高端制造業、技術開發,這些領域外資能100%控股,等于讓咱放開手腳干。你看這格局:能源跟俄羅斯綁一起,技術制造跟中國合作,金融貿易跟美國玩,服務業也向西方敞開——這哪是小打小鬧,分明是想把大國的優勢全薅過來。
要說印尼想當世界強國的野心,那是明擺著的。最后能不能成,現在不好說,但就憑它那位置,真要是強起來了,全世界都得掂量掂量。咱中國可得早點跟印尼把南海邊界談妥了,別等人家翅膀硬了,再想談就難了——到時候人家肯定要琢磨著多占點權益,這是規律。
說到底,印尼這波操作,看著是給美國讓利,實則是借坡下驢,一邊穩住美國,一邊抱緊中俄的大腿,自己悶頭搞發展。這種“誰都不得罪,誰都能利用”的路數,在大國夾縫里求生存,還真有點智慧。就是不知道這平衡木能走多久,畢竟大國博弈里,想兩頭討好,往往得有足夠的實力打底子。印尼這盤棋,下得不小,往后就看它能不能接住這攤子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