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壓下愛潑斯坦案,特朗普已經稱得上是歇斯底里。他為此不惜得罪自己的鐵桿支持者,讓自己遭到美國民眾的普遍反對。
7月17日,《華爾街日報》拋出一枚深水炸彈。在愛潑斯坦2003年50歲生日的皮革封面賀冊中,發現了特朗普親筆署名的賀信。
特朗普的留言充斥著“暗示與加密對話”,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我們有一些共同點,杰弗里;謎題永遠不會變老;愿每一天都成為另一個美妙的秘密”。
更令人震驚的是生日冊中非常下流的一些手繪輪廓圖,以及特朗普“標志性的簽名”。《華爾街日報》指出,這本生日冊早在2006年愛潑斯坦首次被捕時,就已被執法部門查獲,作為關鍵證據塵封近二十年。
這直接印證了2002年《紐約雜志》的報道,特朗普曾親口承認,“他認識杰夫15年了,他和杰夫一樣喜歡漂亮的女人,很多都是年輕的”。
面對鐵證,特朗普在72小時內發動否認三連擊。7月15日,特朗普放話“這不是他,這是偽造!他從不畫女人!他這輩子從來沒有畫過一幅畫!”
7月17日上午,特朗普威脅起訴《華爾街日報》及主編默多克,稱其為“令人作嘔的骯臟小報”;7月17日下午,副總統萬斯聲援,“這故事完全是胡說八道!他們發表前從未展示過信件!”
當日晚間,在黨內壓力與輿論風暴夾擊下,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改口宣布,他已要求司法部長邦迪出示所有相關大陪審團證詞,這場民主黨騙局該結束了!
這場戲劇性反轉,暴露其心虛本質。《華盛頓郵報》當即戳破漏洞,所謂“所有相關證詞”實為模糊概念,2006年州陪審團記錄早在2024年已公開,而聯邦大陪審團證詞依法保密,公開需法院特別批準,不是特朗普自己能夠決定的事情。
這場風暴的核心導火索源,于司法部長邦迪的“出爾反爾”。2月27日,邦迪在福克斯新聞鏡頭前承諾“愛潑斯坦客戶名單就在她的桌上待審”;
7月7日:司法部與FBI聯合聲明“不存在客戶名單,不再公布文件”。此番改口引發MAGA陣營大地震。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罕見倒戈:“應把一切公之于眾,讓民眾判斷!”
南卡羅來納議員拉爾夫·諾曼警告:“隱瞞將導致政治災難!”極右翼領袖瑪喬麗·格林更聯名要求任命特別檢察官。
特朗普的應對堪稱政治自殺,7月16日,特朗普在真相社交痛斥質疑者為“軟骨頭”,宣稱“不再需要他們的支持”。
此舉導致特朗普核心支持者信任度暴跌,美國最新民調數據顯示,只有大約四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表示,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他的政策對自己有所幫助。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特朗普的所作所為,馬斯克在一個多小時內“連發13條帖文”,猛烈抨擊特朗普關于“愛潑斯坦名單是左翼人士制造的騙局”的說法,要求趕快公開名單,懲處相關罪犯。
歷史總是諷刺輪回,特朗普這個曾高喊“抽干沼澤”的人,如今深陷自己制造的泥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