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游戲玩家對于游戲分辨率、畫質和幀率的追求各有不同,每次新一代顯卡的上市都能讓玩家在游戲中開啟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畫質。當顯卡性能不能同時滿足玩家對為幀率和畫質的需求時,有的玩家會覺得60幀就夠了,開啟更高的畫質換取更好的視覺效果,而 有的則為了追求更高的幀率而降低畫質,甚至還有為追求高刷降分辨率的,當然現在有了FSR和DLSS這種超分技術之后給玩家的選擇又多了些。
然而對于專業電競選手來說,它們追求的是極致的幀率,為了追求更高的幀率他們甚至會把分辨率和畫質開到最低,實際上某些 在電競游戲中開啟高畫質時,可能會在地圖中生成更多草叢等細節元素影響玩家的視野,而在實際的電競比賽中,游戲的分辨率也不會太高,基本都是1080p,一般不會超過2K。
而在這種追求極高幀率的環境下,顯卡通常都不會滿載,壓力來到了CPU上,因為在不使用幀生成的情況下,GPU每渲染一幀都是需要CPU下命令的,幀率越高對CPU的壓力就越大。而說到游戲處理器,現在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AMD的X3D系列,最初在2022年推出銳龍7 5800X3D就紅極一時,現在的銳龍9 9950X3D和銳龍7 9800X3D更是當今最強的游戲處理器。
最近AMD都在以“千幀傳奇 所向披靡”來進行宣傳,那么他們最強的游戲處理器能否真的在電競游戲中達到千幀呢?和對手比起來又怎么樣呢?今天我們就來測試一下。
銳龍9 9950X與酷睿Ultra 9 285K介紹
如果你有一個銳龍7 9800X3D和一個銳龍7 9700X,你就能合成一個銳龍9 9950X3D了,還多出一個IOD,當然了這是在開玩笑,不過銳龍9 9950X3D的結構確實差不多就是這樣。
銳龍9 9950X3D只在一個CCD上配有3D V-Cache,另一個就是普通的Zen 5 CCD,所以處理器的L3緩存是96MB+32MB,擁有16核心32線程,最高加速頻率為5.7GHz,L2+L3緩存總容量144MB,TDP為170W。
此前AMD是把3D V-Cache芯片堆疊在CCD芯片上面的,無論Zen 3的銳龍7 5800X,還是Zen 4的銳龍7000X3D系列都是這樣,到了Zen 5架構的銳龍9000X3D處理器上,3D V-Cache緩存芯片被放在CCD芯片之下,這樣Zen 5的CCD就可以直接與頂蓋和釬焊導熱材料接觸,這樣的設計可降低46%的熱阻,而3D V-Cache對溫度不像核心那樣對溫度那么敏感,放下面也無所謂。
得益于散熱的改良解決了積熱的問題,銳龍9 9950X3D能工作在更高的頻率,雖然加了3D V-Cache的CCD頻率依然要比普通CCD低一些,但頻率比上代高不少,這必然可以提升它在游戲中的表現。此外這代X3D處理器AMD徹底放開了它們的超頻限制,在開啟PBO并調整電壓曲線的話后性能會有很大提升。
至于雙CCD處理器可能會在游戲時遇到的跨CCD調度的問題,其實AMD在發布銳龍9 9950處理器時就在驅動里面整合了新版的AMD PPM預配置文件驅動程序”、“AMD 3D V-Cache性能優化器驅動程序”以及“AMD Application Compatibility Database”,簡單來講就是幫助系統正確分辨游戲進程,減少跨CCD線程調度的情況出現。
此外現在AM5主板都支持“X3D Turbo”模式,開啟后會關閉那塊普通的CCD,并且關閉SMT同步多線程,改功能對于那些引擎較老的游戲是有用的,但對于那些多核優化較好的新引擎游戲未必有正面效果,這次測試的游戲也有些是在開啟X3D Turbo后測試的。
Intel這邊現在的旗艦處理器是酷睿Ultra 9 285K,采用Arrow Lake架構,整個CPU由計算模塊、SoC模塊、圖形模塊、IO模塊這四大模塊組成用Foveros封裝在基礎模塊上。它的CPU部分采用Lion Cove P-Core和Skymont E-Core,兩個都是新的設計,特別是Lion Cove擁有從L0到L3的四層復雜緩存結構,酷睿Ultra 9 285K擁有8P+16E,整個處理器的L2和L3緩存加起來一共有76MB之多,最高睿頻能到5.7GHz。
然而酷睿Ultra 200S的游戲性能在大部分情況下還不如第14代酷睿處理器,為此Intel推出了200S Boost預配置文件,通過調整處理器的NOC和D2D以及內存頻率來改善處理器游戲性能。
測試平臺與說明
本次要測試的是銳龍9 9950X3D和酷睿Ultra 9 285K能否在電競游戲中實現極高的刷新率,所以其他的硬件都采用了極高的規格,為了取消顯卡的瓶頸直接使用了最強的RTX 5090 D,內存方面在測試前我們內部對比過DDR5-6000 C26、DDR5-6400 C32和DDR5-8000 C38這三套EXPO內存,結果是銳龍9 9950X3D在使用DDR5-8000 C38這內存時延遲是最低的,所以用了這套。
測試時銳龍9 9950X3D開啟了主板自帶的PBO Enable和內存高帶寬模式的逆天香這檔,酷睿Ultra 9 285K則開啟了內存高帶寬模式,兩邊都對內存帶寬延遲進行了優化。為了了解這兩套平臺在電競游戲中達到的最大幀率極限,我們測試了《無畏契約》《英雄聯盟》、《絕地求生:大逃殺》和《CS2》這四款電競游戲,全部游戲都是使用電競比賽中慣用的1080p分辨率 ,會使用CapFrameX軟件記錄測試時的幀率曲線。
游戲測試
先來看看經典FPS游戲《CS 2》,測試使用官方Benchmark工具,使用最低畫質,該測試中銳龍9 9950X3D開啟了X3D Turbo,看曲線就知道銳龍9 9950X3D的幀率全程在酷睿Ultra 9 285K上面,在部分場景下銳龍9 9950X3D平臺的幀率是能突破1000fps的,但想全程達到這個幀率不太可能。
銳龍9 9950X3D在《CS 2》測試中平均幀率是925.6fps,最低1%幀率則是347.5fps,而酷睿Ultra 9 285K平臺這兩個數值分別是666fps和224.1fps,銳龍9 9950X3D分別比酷睿Ultra 9 285高出39%和55%,幀率是全程壓制。
《英雄聯盟》采用錄像回放的測試方式,使用最高畫質但關閉抗鋸齒,取了同一對戰錄像開頭5分鐘進行測試,銳龍9 9950X3D同樣開啟了X3D Turbo,在剛開始泉水那里可以幀率甚至能突破1100fps,走到塔下幀率也會破千,但兵線出來后幀率就會大幅下降。
銳龍9 9950X3D在《英雄聯盟》測試中平均幀率是654.2fps,最低1%幀率則是495.8fps,而酷睿Ultra 9 285K平臺這兩個數值分別是465.8fps和316.8fps,銳龍9 9950X3D分別比酷睿Ultra 9 285高出32%和47%,看幀率曲線的話,銳龍9 9950X3D依然全程在酷睿Ultra 9 285K上面。
《絕地求生》為了減少其他玩家干擾造成的波動,測試場景選擇了單人訓練場,測試就是走完整套基礎訓練流程,采用最低預設畫質,由于游戲調用的線程數量比較多,銳龍9 9950X3D沒開X3D Turbo。
在這游戲里面兩個處理器其實沒太大差別,銳龍9 9950X3D的平均幀率是915.8fps,最低1%幀率是602.3fps,酷睿Ultra 9 285K的平均幀率是913.8fps,最低1%幀率是639.8fps,差別不大,兩套平臺的幀率曲線大部分時間都是重疊的,而且很明顯有不少時間幀率都破千了。
《無畏契約》測試場景也是在訓練場,采用最低畫質,銳龍9 9950X3D沒開X3D Turbo。這游戲中銳龍9 9950X3D平臺是真的可以做到幀率在1000fps附近穩定運行,平均幀率達到了977.4fps,最低1%幀率也有741.2fps,而酷睿Ultra 9 285K的平均幀率只有671.1fps,最低1%幀率只有296.2fps,銳龍9 9950X3D分別領先對手32%和127%。
從幀率曲線就能看出酷睿Ultra 9 285K其實挺不穩定的,會突然大幅下降,導致1%低幀率要比平均幀低這么多,而配備大容量L3緩存的銳龍9 9950X3D幀率曲線就要穩定得多。
實際上我們還測試了些別的競技游戲,比如《守望先鋒2》,但這游戲鎖了最高幀率600fps,其他的一些游戲也有類似的最大幀率限制,銳龍9 9950X3D也能在這些游戲里面穩定跑在最大幀率線上,可見這款處理器是非常適合追求極致刷新率的電競玩家使用的。
全文總結
通過上述這些電競網絡游戲測試可以看出,銳龍9 9950X3D處理器有非常好的表現,它在每款游戲中都能在部分場景實現1000fps以上的峰值幀率,而且平均幀率和1%低幀率也非常高,整體表現要比對手強得多。原因自然是它采用了3D V-Cache技術,擁有超大的L3緩存,在追求高刷的時候需要盡可能降低每一幀的CPU延遲,而更大L3緩存可以提高命中率,減少CPU訪問內存的次數,從而達到降低延遲的目的。
可見現在電競網絡游戲首選是AMD的銳龍9000X3D處理器,而對手Intel目前還沒有采用類似大緩存設計的處理器,對于追求手感而需要極高刷新率的電競選手來說,銳龍9000X3D處理器更是無可替代的。 下面我們為大家推薦了一套圍繞銳龍9 9950X3D所打造的高端游戲平臺,可滿足現在600Hz刷新率顯示器的電競配置,它滿足大家對高刷電競的追求。
在追求極致幀率的電競競技場,AMD銳龍9 9950X3D憑借3D V-Cache技術,已證明其“千幀神U”的實力。然而,電競硬件的競爭從未停止——無論是CPU的迭代升級,還是AI幀生成的普及,都將推動行業不斷向前。對于玩家而言,選擇一款既能滿足當前需求、又能適應未來趨勢的硬件平臺,才是真正的“贏在起跑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