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些古鎮紛紛試圖擺脫門票依賴癥,致力于促進游客二次消費的時候,反其道而行之的麗江古城,能否真正達到預期目的?
近期,麗江市人民政府發布了《麗江市麗江古城維護費征收管理辦法》。該辦法將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明確進入麗江古城未按照規定繳納維護費的,由古城保護管理機構責令繳納,征收標準為每人單次50元,有效期延長至365天。
麗江古城將向游客征收維護費?此事迅速引發熱議。據三湘都市報報道,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直都有收費,新規是對此前規定的優化,團隊游客進入古城必須繳費,散客僅在古城內游覽,不進入黑龍潭,則無需繳費。
↑麗江古城風景區。圖據視覺中國
盡管官方人士表示“新規對游客更有利”,但很多網友似乎并不領情。究其原因,雖然新規延長了古城維護費的有效期,但擴大了景區的征收范圍,游客對此顯然更加敏感。在很多人看來,進入麗江古城就收維護費,實際上與“門票”何異?這難免令人如鯁在喉。
前不久,央視新聞曾報道盲目跟風建古城的亂象:有些古城古鎮空有“古”的名頭,沒有“古”的內涵;有的項目長期爛尾,成為拖累地方經濟的包袱;有的項目連年虧損,走在瀕臨破產的邊緣。相比之下,麗江古城堪稱文旅融合的典范。據中國旅游報報道,2024年,麗江全市接待游客8064.33萬人次,同比增長18.45%,旅游總花費1382.23億元,同比增長6.41%。
作為麗江文旅的金字招牌,麗江古城有實力和底氣收取古城維護費。不過,這種收費行為能否促進地方文旅進一步發展,恐怕還很難說。一方面,全面開啟收費模式難免令人不爽,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反映的“麗江古城部分街道安裝收費閘口”,更是引起不小的爭議;另一方面,對于游客來說,門票只是旅游開銷的一小部分,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費行為才是真正的“大頭”,倘若大量游客因古城維護費而對麗江敬而遠之,麗江不免“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多年來,免費的西湖備受各界推崇,盡管如此,“沒有圍墻的景區”依然不多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比起豐富文化娛樂配套設施、拉長旅游經濟鏈條,坐地圈錢的“門票經濟”雖然簡單粗暴,卻立竿見影。關鍵在于,景區是否具有足夠的稀缺性和獨特性?
針對“千鎮一面”現象,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2024中國古鎮旅游發展報告》指出,古鎮過度商業化、失去原真性以及服務質量不高,成為游客在旅游過程中最為擔心的問題,原住居民流失和缺乏創新是古鎮旅游同質化的主要原因。
在此背景中,不少知名古鎮開始選擇主動降價乃至推出免票政策,希望以此引流,也可謂是一種因時而變。比如,2023年1月,南潯古鎮免費開放,只對景區內的6個小景點收費;2025年4月,周莊古鎮在工作日實行票價5折優惠,若購買一次原價門票還可以終身無限次免費游玩……這些率先破局者或許已經意識到,要從古鎮同質化的競爭怪圈中脫穎而出,“門票經濟思維”正在成為過去時。
對比之下,當一些古鎮紛紛試圖擺脫門票依賴癥,致力于促進游客二次消費的時候,反其道而行之的麗江古城,能否真正達到預期目的?這個被稱之為“對游客更有利”的新規,會不會把游客推向其他古鎮?就算不考慮游客體驗,僅從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此事也有必要從長計議、謹慎決策。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趙志疆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