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18日,A股稀土永磁板塊爆發,北方稀土、中國稀土、盛和資源等多股大漲,板塊成交額創3月15日以來新高。消息面上,國家安全部截斷稀土相關物項非法出境渠道,有力維護了我資源安全與國家安全。MP Materials 宣布與美國國防部達成一項數十億美元的協議,將新建一座稀土永磁工廠,加快美國稀土永磁供應鏈的建設。
7月10日盤后,北方稀土、包鋼股份上調第三季度稀土精礦交易價格,擬將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礦關聯交易價格調整為不含稅19109元/噸,環比上漲1.5%。自從2024年第四季度以來已連續四個季度調價。總體來看,2025年稀土市場上半年呈現震蕩走穩趨勢。在貿易摩擦頻繁,出口訂單下滑的背景下,稀土主流價格表現卻韌性較足。
稀土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資源,被譽為“新材料之母”。鑭(La)、鈰(ce)、鐠(Pr)、釹(Nd)、钷(Pm)、釤(Sm)、銪(Eu)、釓(Gd)、鋱(Tb)、鏑(Dy)、鈥(Ho)、鉺(Er)、銩(Tm)、鐿(Yb)、镥(Lu)及與鑭系同族的釔(Y)和 鈧(Sc)一共 17種稀土元案已經成為最新前沿高科技應用領域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根據稀土硫酸鹽溶解度的差異,稀土元素被分為輕稀土、中稀土和重稀土。
全球稀土資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緬甸、越南等國家。當前我國稀土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覆蓋開采、精礦分解、冶煉分離、火法冶金、深加工和應用等環節。其中,應用環節的附加值最高,冶煉、分離次之,開采環節較低。
稀有金屬大量用于軍事用途,從普通的到高精尖的。比如F-35戰斗機單機需消耗417克鏑,占其稀土用量的17%。中國一季度對美鏑類產品出口歸零,可能直接導致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面臨零部件短缺,交付進度可能延遲。而從我們4月份開始稀土管制開始,美國的軍事能力進一步被制約,所以美國一直試圖自己掌握稀土資源產業鏈。
據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數據,2023 年中國稀土冶煉分離產量達到 28.7 萬噸,占到全球總量的 92.3%。我國的稀土冶煉分離技術占領全球主導地位,全球 90%以上的稀土精礦需運往中國進行加工。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4 年我國累計進口稀土金屬礦 55611.92噸,其中進口美國的稀土金屬礦 55048.5 噸,占比接近 99%。
我國稀土永磁生產企業梯隊分布情況呈現出明顯的層級特征。第一梯隊包括中科三環、寧波韻升、正海磁材、英洛華、金力永磁和天和磁材等企業,這些企業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第二梯隊則由年產量介于3,000噸到5,000噸的稀土永磁材料生產企業組成,雖然規模稍遜于第一梯隊,但在市場中仍占據重要地位。
第三梯隊則是年產量小于3,000噸的眾多稀土永磁材料生產企業,數量較多但單個企業的市場份額相對較小。這種梯隊分布反映了我國稀土永磁行業內部的競爭格局和發展現狀,各梯隊企業在技術、產能和市場占有率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我國稀土永磁生產企業梯隊分布情況(截至2023年)。
基于行業基本面和最新動態,本文精選8只稀土永磁核心龍頭股,供大家研究討論。特別聲明:以下內容絕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引導或承諾,僅供學術研討。
1、北方稀土(600111):全球輕稀土霸主,政策紅利核心受益者。主營業務:涵蓋稀土開采、冶煉分離、深加工全產業鏈,掌控國內 75% 輕稀土配額。核心概念:稀土資源壟斷、新能源汽車上游材料、政策紅利受益。成長性:2025 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暴增 1882%-2114% 至 9.6 億元,稀土價格企穩帶動訂單量環比增長 20%。作為行業絕對龍頭,其配額優勢和技術壁壘將深度受益于鏑、鋱價格中樞上移 30%-50% 的預期。投資者關系管理獲國家級獎項,長期戰略價值凸顯。
2、中科三環(000970):人形機器人磁材隱形冠軍。主營業務:高性能釹鐵硼研發生產,燒結產能 2.5 萬噸,汽車領域市占率超 25%。核心概念:人形機器人核心材料、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技術突破。成長性:2025 年 Q1 凈利潤同比暴漲 113.66%,觸底反彈信號明確。與頭部機器人企業技術合作深化,遠期受益人形機器人量產,華泰證券預測全年凈利潤達 2.33 億元。晶界滲透技術行業領先,生產成本較傳統工藝降低 20%。
3、金力永磁(300748):全球新能源汽車磁材龍頭。主營業務:高性能釹鐵硼,全球新能源汽車磁材市占率超 30%,特斯拉、比亞迪核心供應商。核心概念: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低空經濟、海外產能布局。成長性:2025 年 Q1 凈利潤同比增長 57.85%,扣非凈利潤暴增 331%,墨西哥工廠投產打開北美市場。人形機器人磁組件生產線加速建設,已實現小批量交付,里昂證券給予「高度確信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 25 港元。2027 年產能將達 6 萬噸,全球龍頭地位穩固。
4、寧波韻升(600366):國產替代先鋒,業績反轉在即。主營業務:釹鐵硼永磁材料,聚焦新能源汽車主驅電機,國內市場占有率 25.3%。核心概念:新能源汽車主驅電機、國產替代、業績反轉。成長性:2025 年 Q1 凈利潤扭虧為盈,新能源汽車用磁材收入同比增長 43%。包頭基地 1 萬噸高性能磁材擴產項目啟動,800℃高溫磁材研發進入中試階段,有望切入風電變流器等高端領域。消費電子業務短期承壓,但工業領域訂單穩定提供安全墊。
5、正海磁材(300224):汽車磁材技術標桿。主營業務:高性能釹鐵硼,汽車領域收入占比超 60%,特斯拉、比亞迪核心供應商。核心概念:新能源汽車核心供應商、磁材技術升級。成長性:2025 年 Q1 銷量同比增長 31%,汽車市場銷量增長 48%。盡管短期凈利潤承壓,但高端產品占比提升推動毛利率回升,5 億元智能化產線投資將使產能提升至 3 萬噸。公司在稀土永磁電機輕量化技術上領先,適配 800V 高壓平臺趨勢。
6、英洛華(000795):工業機器人磁材黑馬。主營業務:稀土永磁材料 + 電機,新能源汽車與工業電機雙輪驅動。核心概念:工業機器人、稀土永磁電機、業績彈性。成長性:2024 年凈利潤翻倍,2025 年 Q1 同比增長 4%,磁材板塊優化管理成效顯著。工業機器人用磁材訂單增長 50%,人形機器人關節電機項目進入送樣階段。子公司英洛華磁業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技術壁壘深厚。
7、安泰科技(000969):稀土出口政策受益者。主營業務:稀土永磁材料 + 特種金屬,出口業務占比超 30%,歐洲市場訂單增長顯著。核心概念:稀土出口許可、高端裝備材料、政策受益。成長性:2025 年 Q1 凈利潤同比增長 4.95%,風電、節能電機領域需求旺盛。參股公司稀土回收項目投產,降低原材料成本 15%。隨著歐盟碳關稅實施,公司低碳磁材競爭力凸顯,有望承接海外高端訂單。
8、大地熊(688077):風電磁材次新彈性標的。主營業務:燒結釹鐵硼,高性能產品占比超 70%,風電領域訂單占比 40%。核心概念:風電永磁直驅電機、高端制造、次新股彈性。成長性:2025 年 6 月股價漲幅超 5%,市盈率 102.68 倍反映高預期。全球風電裝機量增長帶動訂單飽滿,1 萬噸高性能磁材擴產項目預計 2026 年達產。公司在海上風電耐鹽霧磁材技術上領先,深度受益于歐洲北海風電集群建設。
回顧歷史,原材料的供需失衡往往都能引發資本市場的強烈反響,2020年,全球稀土材料緊缺推動北方稀土股價暴漲9倍;2021年,鋰礦資源供需失衡,西部礦業大漲4倍;2024年,化工產品TMA供需失衡,正丹股份完成10倍空間。而這次也不會例外!在全球能源革命與智能化浪潮的交匯點,稀土永磁材料正從「工業維生素」升級為「戰略金屬之王」。2025 年,行業迎來多重歷史性機遇。
中國在 4 月正式實施中重稀土出口管制,鏑、鋱等關鍵元素出口需專項許可,直接推升全球高性能磁材生產成本。與此同時,國內首批人形機器人國家標準獲批立項,明確要求磁材需滿足高溫、高頻振動下的穩定性,鏑添加比例從傳統電機的 2%-3% 提升至 4%-5%,單臺人形機器人釹鐵硼用量達 0.9 公斤,預計 2035 年全球市場規模超 4000 億元,對應稀土需求增量相當于再造一個現有市場。
機構研報表示:稀土行業供需格局有望迎來拐點。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變頻空調、風電等需求有望持續提升,機器人、低空經濟和工業電機等新興領域有望打開遠期需求成長空間。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達 56.7%,單臺永磁電機用量增至 3kg;全球風電裝機量持續攀升,直驅永磁電機占比超 60%。更具爆發力的是,特斯拉 Optimus 二代量產提前至 2025 年四季度,人形機器人訂單將從 Q4 起集中釋放,疊加低空經濟飛行器商業化提速,稀土有望迎來大爆發!
以上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決策應該基于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并且要考慮到個人的財務狀況、投資目標、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市場情況隨時可能發生變化,投資者應該保持冷靜和理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