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一則消息突然傳出,特朗普政府近期在對華政策上突然轉向,主動“軟化”語調,背后或許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目標——特朗普有意親赴北京,出席即將于九月舉行的抗戰勝利80周年九三閱兵式。
彭博社援多位匿名官員消息稱,特朗普團隊已秘密向中方釋放信號,希望借“重大歷史節點”實現中美元首會晤。
其中點出一個極具象征意義的細節,特朗普有意在九三閱兵期間,與中國和俄羅斯領導人“同框”,成為全球焦點。這一幕若成真,將成為中美外交史上的高光時刻。
特朗普此舉并非空穴來風。過去幾周,美國政府在對華立場上連退三步,釋放出前所未有的緩和信號。
第一步,是放寬對華芯片出口限制。7月15日,英偉達CEO黃仁勛在上海公開宣布,H20人工智能芯片恢復對華供應。這款產品此前被列為“嚴限出口清單”,如今卻突然解禁,背后顯然不是企業單方面的決定,而是白宮有意放行。
熟悉內情的人都清楚,H20芯片是英偉達面向AI大模型開發的旗艦產品。此前美國以“技術不可落入對手之手”為由,強行中止出口。
如今特朗普政府突然反轉,背后透露出強烈的現實壓力。美方擔心芯片制裁反噬自身,也意識到中國市場在全球AI產業中的關鍵地位。
第二步,是在關稅問題上“打補丁”。距離中美90天關稅“冷靜期”結束只剩不到一個月,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罕見出面表示,這一“休戰期”是“有彈性的”,不排除繼續延期。
美方此番表態,被外界普遍解讀為試圖將關稅爭端“拖入談判節奏”,避免在關鍵時間點爆發新的沖突。
這場由特朗普親手發動的關稅戰,眼下已出現“反噬效應”。美國對中國征收的超高關稅,不僅未能迫使中國讓步,反而使得本國企業和消費者承受巨大代價。美方關稅政策從“施壓工具”變成了“談判籌碼”,這一轉變恰好反映出特朗普對局勢的重新評估。
第三步則是“口徑軟化”。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能源與創新峰會上罕見稱贊中國在打擊芬太尼方面“幫了我們大忙”。這番表態與幾個月前他指責中國“向美國傾銷毒品”的激烈言論形成鮮明對比。顯然,特朗普意識到,若想推動中美元首會晤,必須先在輿論場層面營造出一個“友好氣氛”。
從過去的經驗來看,特朗普的對華政策一向“反復橫跳”。曾在2020年公開稱中國為“最大威脅”,轉身又在社交平臺上表示“愿與中國合作”。
這一次的連退三步,是否真心示好,或是另有盤算,外界尚無法確定。但至少可以斷定,特朗普迫切需要一次外交勝利。
九三閱兵恰逢抗戰勝利八十周年,中方已確認邀請多國領導人出席。普京方面已基本敲定行程,若特朗普也能成行,三大國領導人同臺亮相,必將成為全球媒體聚焦的頭條。對于特朗普而言,這既是外交舞臺,也是競選加分項。
目前距離九三閱兵還有不到兩個月,特朗普方面正在加緊籌備。美媒透露,特朗普正物色一支“重量級商務代表團”,計劃隨行訪華,涉及能源、農業、科技等多個領域。白宮內部已啟動行程可行性評估,并向中方傳遞初步意愿。
在這一背景下,中美經貿互動頻率明顯增加。6月中旬,中美在倫敦舉行新一輪高級別經貿磋商,美方主動提出“暫停部分關稅換取稀土出口穩定”。
中方則強調“合作必須基于平等與互信”,并未直接回應美方請求。雙方在稀土、磁材、AI技術等關鍵議題上的分歧,依然明顯。
稀土問題正成為本輪博弈的核心。美國國防部數據顯示,其稀土庫存僅夠維持67天。F-35戰機、核潛艇、導彈制導系統等關鍵裝備均依賴稀土材料。
中國作為全球稀土加工能力最強的國家,通過新頒布的《稀土管理條例》,已將釤、鏑、鋱等戰略資源納入出口許可證管理。
在這種背景下,特朗普急于與中方達成稀土協議,成為他“軟化政策”的關鍵動因。白宮甚至提出“技術換稀土”的方案,愿意放寬部分EDA軟件、高端制造設備的出口限制,以換取中國恢復部分稀土配額。
中方則在節奏上掌握主動。稀土出口許可證設定為“六個月有效”,到期自動失效,是否續簽由中方評估。即便批準,也分批發放、分級管控,確保調控節奏始終在自己手中。美方想要“全量放開”,顯然不現實。
特朗普之所以急于見面,還與國內選情有關。當前美國通脹壓力仍存,制造業回流效果不佳,農產品出口依賴中國市場。
一旦中方釋放大宗采購信號,能有效緩解國內焦慮,為他贏得選民支持。白宮幕僚私下承認,特朗普希望借訪華帶回“成果”,穩住中部選區的選民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至今未對特朗普訪華一事做出明確回應。外交部發言人僅表示“歡迎任何致力于中美關系穩定發展的外國政要來訪”,未提具體安排。業內人士分析,中方正在“靜觀其變”,一方面觀察美方誠意,另一方面保留談判空間。
美媒普遍認為,九三閱兵是特朗普實現“突圍”的關鍵節點。若能與中方達成稀土協議、重啟經貿合作、實現元首會晤,將極大增強其國際影響力。但這一切的前提,是特朗普必須在臺灣、關稅、科技等問題上釋放更多善意。
當前的中美關系,仍處在“試探期”。中方保持定力,不主動、不退讓,但也不回避對話。美方若真想緩和關系,不僅要在表態上示好,更要在行動上兌現承諾。中國看重的是長期穩定、相互尊重的合作,不是短期的權宜之計。
這一輪博弈,主動權在中方手中。特朗普想看九三閱兵,想與中方見面,想達成協議,想帶回成果,愿望可以有,但能不能實現,還得看他接下來的表現是否足夠真誠。這場外交棋局,正在進入關鍵階段,下一步怎么走,全球都在看。
信息來源:
[1]外交部:芬太尼是美國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問題,責任在美國自身 環球網
[2]一覺醒來!特朗普終于服軟,24小時內,美國對華連退三步 速看前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