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長寧城管執法部門積極打好“數智組合拳”,有序推進轄區沿街經營單位《街面秩序管理工作告知承諾書》的告知與簽約工作,從“治”向“智”轉變,為街面按下數字治理“快捷鍵”。
據了解,非現場執法一般是指城管執法部門運用數字化技術手段收集、固定違法事實,并采用信息化等方式進行違法行為的告知、調查取證等,它的運用將進一步提升街面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與智能化水平,增強城市管理執法效能。
目前,非現場執法主要運用于門責管理和街面秩序,依托數字化設備,對于超出門窗經營、亂堆亂放等影響市容環境的行為進行實時監控,及時有效地固定證據。
此前,新涇鎮綜合行政執法隊已在劍河路、新漁東路路段進行試點,探索“非現場執法”模式的管理成效,收效明顯。如今,執法隊推動非現場執法覆蓋轄區的29條道路 。
“您商鋪所在路段已被納入智能監管范圍,城管綜合執法部門將對違反街面秩序管理的相關行為開展固定探頭/移動車載智能抓拍,并作為實施行政處罰的依據......” 在推進過程中,執法隊員嚴格依據告知簽約評估要求,對轄區對象監管系統內的商戶信息逐一上門核查、簽約,同時向商戶負責人詳細闡釋《長寧區街面秩序管理工作告知承諾書》,讓大家詳細了解非現場執法新模式。
連日來,長寧城管臨空中隊也在積極推進沿街經營單位街面秩序告知簽約工作,明確要求商家依規經營,如不得超出門窗、外墻經營,需保持責任區市容與環境衛生整潔。據統計,目前長寧城管臨空中隊已和19家商鋪完成線下簽約。
執法隊員表示,非現場執法的創新模式通過“非接觸式”執法減少對合規商戶的干擾,體現“無事不擾”的柔性管理理念。不僅如此,依托轄區的智能監控系統,能夠有效實現對跨門經營、占道堆物等高發問題的精準識別和高效處置。
隨著轄區沿街經營單位《長寧區街面秩序管理工作告知承諾書》的告知與簽約工作的全面推進,長寧將通過構建“科技—制度”的治理框架,推動城市管理從傳統巡查向智慧治理的轉型升級,為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探索新路徑。
來 源|上海長寧城管
校 核|沈曉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