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記者 孫麗朝 北京報道
7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推動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信部將實施新一輪穩增長行動,近期將印發機械、汽車、電力裝備等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提升優質供給能力,優化行業發展環境,推動行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陶青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裝備制造業延續較好增勢,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5.5%,充分發揮了工業發展“穩定器”的作用。下一步,將實施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行動。印發汽車行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落實機械和電力裝備2個行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綠色航空和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綱要,加快發展智能裝備、梯度培育智能工廠、建設智慧服務場景,持續提升裝備制造數智化、綠色化水平。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6.5%和6.3%,在去年同期較高基數的基礎上,實現了進一步增長。同時我們也看到,保持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和高質量發展仍面臨不少挑戰,外部不確定性需加強應對、產業結構性矛盾需妥善化解。
財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對《中國經營報》記者分析稱,上半年工業生產維持強勁增長勢頭。一方面是中美關稅暫緩推動出口需求回暖,帶動相關生產活動回升較多。另一方面是新動能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6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7%,高于全部規上工業2.9個百分點。此外,受益于原油、有色金屬等價格的回升,上游原材料行業生產活動改善較多。
伍超明認為,往后看,各類存量增量政策進一步發力顯效和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有望繼續對工業生產形成一定支撐。但是,下半年內外需放緩壓力均加大,經濟“供強需弱”矛盾依舊突出。
謝少鋒表示,未來要筑牢工業經濟基本盤。實施新一輪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建材等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推動重點行業著力調結構、優供給、淘汰落后產能,具體工作方案將在近期陸續發布。
謝少鋒強調,將不斷優化發展環境。開展專項行動,加大工作力度,解決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問題,減輕企業負擔,切實增強企業獲得感。
中小企業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在談到推動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問題時,謝少鋒透露,未來,工信部將圍繞中小企業最關心的政策、人才、資金、市場、創新、合規等方面,持續強化公益性服務,不斷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在政策上,研究修訂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聯合稅務總局開展“春雨潤苗”行動,推進稅費政策便捷惠及小微企業。在人才上,辦好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培訓班,聯合全國總工會開展“勞模工匠助企行”行動,組織勞模工匠技術服務隊,幫助中小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在資金上,推進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二期,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編輯:吳婧 審核:杜麗娟 校對:顏京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