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5》還沒播完,又有一檔音綜官宣了,《打歌2025》官宣定檔:7月25日起每周五21:20多平臺直播
《打歌2025》還沒開播,我便已經將其視作周五晚上的“社交貨幣”啦。
別嗤笑,現今能讓我們姐妹群全體尖叫的綜藝,要不就能讓偶像栽跟頭,要不就能讓粉絲翻起身,而它一下子就把兩張牌攥在了手中:直播加不修音,跨屏互動。
換言之它把“你敢唱我就敢播”給呈現在公屏上了,比任何劇本殺都更為刺激呢。
豪華陣容像翻歌單:荔枝臺把跨年VIP搬來,這次不修音是真敢
先說陣容,周筆暢劉雨昕宋昕冉……這份名單滑下來呀,就跟我網易云年度歌單的真人版似的。
荔枝臺呢,這是把跨年晚會的VIP包廂,直接給搬到打歌現場了嗎?那豪氣呀,讓人不禁懷疑他們是不是把預算全砸在音響上咯。
畢竟跨年修不修音那是情懷呀,打歌不修音可就是修羅場咯。
直播=裸唱?30位歌手“臨時考試”,破音即社死比看前任朋友圈還刺激
一想到阿云嘎的高音,要是放到直播里,我趕忙把瓜子、花生擺放得整整齊齊。
去年在《歌手2024》中那英緊張得,把歌詞給忘了,最終成績居于末尾,到第十期才完成逆襲。屏幕前的我,比她更為著急。
這回有三十余位歌手一同參加“臨時考試”,倘若誰唱破音了,誰便會成為“笑料”,著實比看前任發朋友圈還“刺激”。
怕翻車又盼直播:孟子義跑調成梗的痛,跨屏互動能治愈嗎?
不過說實話,其實我對于直播有點擔心,當年孟子義跑調跑成互聯網梗,一年后還被綜藝拿來當包袱。
觀眾笑得大聲,可歌手本人要承受多少次午夜夢回?
我閨蜜說:“怕什么黑紅也是紅。”
可我更想聽他們唱紅,而不是被黑。
跨屏互動,是另一個盲盒。官方未明言投票規則,不過網友已然開始幻想“客廳大屏+手機小屏”的夢幻聯動。
我想象著自己窩在沙發里,聽到副歌響起時便起了雞皮疙瘩,隨即在ai荔枝上給劉宇投出一票,下一秒彈幕飄過“姐妹有品”。
但是也有技術流的大佬吐槽,這種實時投票互動的技術難度非常大,可能會堪比春運搶票的卡頓。
別讓直播變“翻車秀”:怕歌手為穩降難度,更怕流量大于音樂
說到搶票,不得不提去年《歌手》的直播后遺癥:熱搜霸榜三天,卻沒人記住一首新歌。
我特意回看節目單,發現大家寧可翻唱老歌保平安,也不愿冒險推新作。
打歌舞臺如果也陷入安全牌怪圈,再豪華的直播也只是大型KTV。
所以我私心希望有人敢把未發布的新歌首唱丟進來,哪怕跑調,至少跑在時代前面。
為了穩妥起見,歌手們干脆調低音高,減少轉音的使用,把原本的現場演唱變成了“半開麥2.0”。
畢竟觀眾嘴上喊著要真實,可一旦真的出現跑調的情況,立刻就會化身鍵盤俠。
我已經能預見到彈幕將會分裂成兩派:一派刷“全開麥瑞思拜”,另一派則刷“這也算是歌手?”
到那個時候,不只是修音師,就連心理醫生恐怕也得加班了。
另外我最怕的是節目把“翻車”當賣點。
孟子義跑調后,鏡頭切給她的特寫比主唱還多,熱搜詞條全是“社死名場面”。
如果《打歌2025》也復制這條流量密碼,歌手們會不會為了出圈故意擺爛?
那我和閨蜜的尖叫就從“啊啊啊他好穩”變成“哈哈哈她完了”,快樂變質,只剩獵奇。
首播許愿:讓真實被寬容,讓音樂被聽見
但是我覺得直播也逼著觀眾成長。以前修音慣壞了耳朵,現在聽到真嗓子反而新鮮。
就像《歌手2024》里那英從跑調到封神的曲線,觀眾其實陪著她一起完成了“接受不完美”的治愈。
或許《打歌2025》最大的彩蛋不是誰拿了第一,而是我們學會了對真實多一點寬容,對舞臺多一點敬畏。
至于跨屏互動,若是投票界面能夠實時地展現“全國跑調預警”,比如某歌手在副歌前陡然地變紅,提示“即將走音,是否持續支持?”那確實宛如綜藝版的心電圖。
閨蜜調侃我:“你是想要追星還是想要追心梗?”
我們不單要聽歌,還要主宰歌手的命運,即便僅僅是0.1秒的延遲,都仿佛在拆解炸彈。
明星可以翻車,但是舞臺,必須體面;觀眾可以玩梗,但是音樂,必須被聽見。
如果7月25日首播那天,有人能在跑調邊緣,穩住接下來對著鏡頭說“這首歌寫給不敢全開麥的自己”,我立刻把這條剪成短視頻,循環播放一整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