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對于韓國的外交政策發表了怎樣的看法?對于李在明是否應該參加“9.3閱兵”韓方內部又有哪些其他聲音呢?
近日,有關韓國總統李在明是否會參加中抗戰勝利紀念閱兵的話題被炒得沸沸揚揚。在7月17日的韓國國會人事聽證會上,被提名為外交部長官的趙顯就此問題進行了回答,只不過他的回答極為含糊,趙顯稱目前難以對此給出明確的答復,韓方將會考慮美韓關系等因素,再決定是否出席“9.3閱兵”。不過同時趙顯也暗示,就算李在明無法出席,韓方可能會派其他政府高層出席。
有媒體分析,因為這次閱兵是為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韓國作為戰勝國之一不應該缺席如此重要的儀式,而且目前韓國和日本之間還有勞工賠償等很多問題沒有掰扯清楚,韓方也需要借此機會擺明自己在這些歷史問題上的態度。因此就算李在明礙于美國的因素無法出席,也有可能是總理金民錫代為出席,畢竟這種事情已經有了先例,2023年杭州亞運會時,韓方就是派出了時任總理韓德洙來華。
但是韓國內部對此也存在著很多不同意見,同樣也是在17日,以前韓國統一部長官丁世鉉為代表的一批政壇元老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收到了中方的邀請,那么李在明應該選擇出席,因為這樣有利于恢復中韓關系,也能夠讓韓國在年底舉辦APEC會議時獲得中方的支持。
在進行競選活動時,李在明曾經在多個場合呼吁改善同中國的關系,這也讓李在明被打上了“親中”的標簽,不過這位新任韓國總統在就任后并沒有表現出任何親中的跡象,這從他的就職演說就能看出一二。在他就職后發表的演說中,著重提到了美韓同盟以及美日韓三邊合作,對于中韓關系卻少有提及,只是含糊地表示將從韓國的國家利益和實用主義的角度來處理中韓關系。這也不由得讓人懷疑,他在競選時的一系列發言,究竟是真的想修復中韓關系,還是只是想以此為切入點來打擊尹錫悅。
而就在這個敏感時刻,李在明在與前國民力量黨緊急對策委員會負責人金鐘仁的午餐會上打破了沉默,談到了自己的對外政策和所謂的“親中”傳聞。金鐘仁向李在明表示,目前美國政壇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李在明存在誤解,認為李在明是“親中”總統,并認為這可能會影響到目前正在進行的美韓關稅談判。
對此李在明回應道,自己在處理“所有”問題時,都是把美韓同盟的關系放在第一位,并表示希望希望美國不要“誤會”自己。這可以說是李在明就任后首次對自己身上的“親中”標簽進行回應,而他的態度也表明了,自己雖然不可能向前任尹錫悅那樣明目張膽地親美,但是也不會一邊倒地倒向中國,這是韓國的特殊處境造成的。
雖然在經濟方面韓國和中國的關系比較密切,在2024年韓國出口總額約為6838億美元,其中對華出口就達到了1330億美元,占比接近20%,但是韓國對美國的出口額也在不斷地增長,在2024年達到了1278億美元,已經連續七年創下新高,美國在經濟方面對韓國的影響力正在不斷增強。
而且由于半島問題的復雜性,也注定了韓國必須躲在美國的保護傘下,除非有一天美國從韓國撤軍,韓國能夠獨立處理與朝鮮的關系,否則這一情況不會出現根本性的變化,這和當政者是李在明還是尹錫悅都沒有關系。所以所謂的李在明“親中”只是一個偽命題,他和尹錫悅的區別只是一個全盤押注美國,一個注意“分散風險”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