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齊倩】本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宴請了五個非洲國家領導人,卻在宴席上連連制造尷尬:先是追問利比里亞總統“英語哪兒學的”,又在非洲國家元首發言時當眾打手勢、催進度。期間,特朗普重申了美國對非政策“援助轉貿易”,試圖以此為由拒絕援助非洲。
“特朗普的非洲政策可能對中國有利,”7月18日,英國《金融時報》以此為題刊文稱,這一政策既不連貫,又不積極,“只會顯得中國是非洲更可靠的伙伴”。
文中,《金融時報》非洲專刊作者大衛·皮林總結稱,特朗普大幅削減了可以拯救生命的對非援助,威脅實施懲罰性關稅,并禁止許多非洲人前往美國。
與此同時,特朗普贊揚官方語言為英語的利比里亞總統英語說得好,暗示萊索托和剛果(金)并不真正存在,還顛倒了南非種族隔離的歷史,堅稱白人是南非種族隔離的“受害者”。
“特朗普從未刻意討好非洲人,”皮林如此寫道。
但他提及,盡管如此,許多非洲人對特朗普并不反感。皮尤研究中心一項最新民調顯示,對特朗普抱有好感的排名前三的國家中,有兩個是非洲國家——尼日利亞和肯尼亞。兩國中,分別有79%和64%的受訪者對特朗普“在世界事務上做出正確決定”抱有信心。
皮林認為,僅兩個國家的民調遠不足以得出結論。他進一步解釋說,非洲人之所以不完全反感特朗普,部分原因是他的領導風格對非洲人來說并不陌生;他的許多行為,從任人唯親到推廣自己的商品,在非洲許多地方司空見慣。還有一些人認為,特朗普比那些國際舞臺上的“偽君子”更加坦誠。
皮林在文中指出,嘲笑特朗普很容易,但在至少兩個領域,需要認真對待他的非洲政策。
“首先是特朗普的交易外交。”文章提到,今年6月,盧旺達與剛果(金)在美國華盛頓簽署了和平協議,承諾結束長達30年的沖突,推動非洲大湖區和平與穩定。但美方介入顯然醉翁之意不在酒。據美媒報道,這份協議是特朗普政府在非洲抗衡中國的核心舉措之一。
6月27日,盧旺達與剛果(金)在美國簽署和平協議 視頻截圖
文章稱,第二個值得關注的領域,是特朗普的“援助轉貿易”政策。
7月9日,特朗普在白宮會見非洲五國領導人時明確表示,美國對非政策路徑正“從援助轉為貿易”。他說,非洲國家“擁有巨大財富和經濟潛力”,礦產和石油儲量豐富。美國對非政策路徑正在“從援助轉為貿易”,從長遠來看,“這將比我們共同開展的任何其他行動都更有效、可持續和有益”。
對此,皮林指出,美國市場對非洲貿易的占比僅約5%,失去這一市場的便捷準入應激起更大的緊迫感,推動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真正生效。如果非洲經濟體能生產出其他非洲國家想要的商品,這將是邁向通過貿易提高收入的良好開端。
但皮林稱,在援助方面,特朗普政府一夜之間大幅削減援助的方式頗為殘酷,將導致生命損失。這在非洲并未引發太多抱怨,許多非洲領導人知道他們過于依賴外國援助,而大多數公民則責怪本國政府醫療系統的破敗,敦促本國政府盡快采取行動。
“這并不是說特朗普的非洲政策連貫或積極,它兩者皆非,”皮林寫道,“如果有什么影響的話,特朗普的政策將使中國顯得是更可靠的伙伴。”他提到,中方已經在貿易方面抓住了機會,向53個非洲國家提供幾乎所有商品的免稅準入。
文章舉例稱,一項近期由民調機構“非洲晴雨表”(Afrobarometer)進行的民調顯示,中國現已超過美國,成為非洲大陸上最受歡迎的國家。根據結果,中國在非洲29國的好感度為60%,超過地區組織、非盟、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組織,排名第一。美國的好感度為53%,排名第四。
民調顯示,中國在非洲好感度達60%,排名第一 “非洲晴雨表”
皮林最后重申:“特朗普非洲政策的最終贏家,可能是中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