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真實社交”發文稱,鑒于愛潑斯坦事件被過度炒作,他已要求司法部長邦迪在法院批準下公布所有相關大陪審團證詞。特朗普稱該事件是“民主黨人炮制的騙局”,應“立刻結束”。
△美國司法部長邦迪社交媒體截圖
在特朗普發表聲明后不久,邦迪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表示,司法部準備于周五(18日)請求法庭解封大陪審團的筆錄。
美國富商愛潑斯坦與大量美國政商名流交往密切,因涉嫌性犯罪被捕后,于2019年8月死于獄中,被判定為“自殺”。特朗普競選總統時曾承諾公布愛潑斯坦“客戶名單”,揭露愛潑斯坦罪行及其死亡背后的真相。一些人認為,這份名單將說明愛潑斯坦可能因勒索美國政商名流被滅口。
特朗普陣營內發生裂痕
16日,美國頗有名氣的右翼活動人士勞拉·盧默在接受《政治》(Politico)采訪時警告說,特朗普對愛潑斯坦案的處理方式將可能“吞噬他的總統任期”,并呼吁立即任命特別檢察官,對愛潑斯坦案進行徹查。
盧默曾是特朗普的堅定支持者,但現在因為愛潑斯坦案對特朗普產生質疑。
隨著美國司法部和聯邦調查局(FBI)7日正式聲明,確認未發現“愛潑斯坦客戶名單”,并否認其死亡存在謀殺嫌疑,圍繞該案的政治風波再次引發廣泛關注。這不僅是民主黨與共和黨就信息公開與司法透明的又一次較量,更是保守派內部不同派別之間路線分歧的激化,新的政治角力就此點燃。
兩黨攻防再起
圍繞愛潑斯坦案,民主黨與共和黨的矛盾早已超越案件本身。
民主黨方面,此前一向強調“司法獨立”與“調查保密”,主張不應公開涉案未被起訴人士名單,以保護個人隱私與司法公正,認為共和黨是過度炒作,目的是政治打擊。但此次司法部聲明發布后,民主黨趁勢向共和黨施壓,要求“既然主張全面透明,就應將所有相關文件公開”,意在反制共和黨主導的眾院監督委員會持續追查拜登家族商業記錄的動作。
而另一方面,共和黨主導下的眾院監督委員會,此前指控拜登政府“選擇性透明”,持續推動對FBI文件的全面審查,并要求公布包括愛潑斯坦案在內的更多調查。這次司法部聲明發布后,共和黨一些成員依然希望繼續利用愛潑斯坦議題打擊民主黨,因此在繼續推動更多愛潑斯坦文件透明。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報道稱,當地時間7月16日,針對共和黨內一些仍在要求公布更多愛潑斯坦資料的成員,特朗普進行了嚴厲抨擊。
MAGA陣營裂痕凸顯
比起兩黨攻防,更引人關注的是“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陣營內出現的明顯裂痕。事件焦點集中在前佛州總檢察長、現任司法部長邦迪與保守派意見領袖、現任FBI副局長邦吉諾之間的激烈爭執。
邦迪此前一直批評拜登政府的處理不透明,并曾在今年初上任后表示“名單就在我桌上”,吊足了支持者胃口。然而現在卻說名單不存在,當然引發了MAGA陣營內部很多人的質疑。對此,邦迪說“名單”指的是相關文件,結果引發邦吉諾強烈不滿。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特朗普稱邦迪應該公布有關愛潑斯坦的“任何她認為可靠的信息”,他試圖與這一問題劃清界限,但卻面臨支持者的罕見反對。
邦吉諾對邦迪的說法感到受騙和憤怒,他指責邦迪此前“炒作”,并公開表示:“這是對所有MAGA支持者的背叛。”甚至一度傳出邦吉諾以辭職相威脅,要求“要么她走,要么我走”。
這種態勢顯然影響了MAGA陣營的團結,一部分人支持邦吉諾,呼吁透明,另一部分人則支持邦迪,MAGA陣營內部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裂痕。
特朗普出手控局 博弈并未停止
盡管特朗普出面平息了表面的混亂,但MAGA陣營內部圍繞“透明vs.穩定”這一更深層次路線的分歧依然存在。可以看出,特朗普和主流MAGA陣營正試圖塑造“我們守護隱私和法治,不被喧囂綁架”的形象,但其陣營內部的不滿情緒仍未完全散去,MAGA陣營基層、極右翼仍在質疑“真相被隱瞞”,并可能將此作為對抗政府妥協的籌碼。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稱,特朗普無法終止其支持者對愛潑斯坦案的執著。
隨著2026年選舉臨近,MAGA陣營對透明與隱私界限的爭論并未終結,其內部將繼續圍繞如何平衡基層激情與政黨穩健繼續展開博弈。正如《華盛頓郵報》政治觀察員彼得·哈里森所評論:“愛潑斯坦名單并非關鍵,而是美國政治內部力量再平衡的一面鏡子。”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