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Po
從《二十不惑》《問心》到《軋戲》,檸萌影視與新銳導演的合作軌跡,逐漸勾勒出一套清晰的共創邏輯:不是選擇某個風格鮮明的導演來匹配項目,而是與對的人建立長期共振的創作關系。
在這場由內容驅動的人才鏈接中,檸萌影視副總裁顧潔慧直言,“我們敬畏創作、尊重人才,檸萌愿意成為一代又一代志同道合的優秀創作者的成長樂土和精神家園。”她喜歡黎志導演身上“毛茸茸的現實質感”,將之視為檸萌現實主義2.0的延展,也在貓的樹導演的青春表達里尋找都市言情的升級可能。
在合作中,不僅依托產品定位規劃、工業化制作班底等全鏈路支持,使導演充分釋放長板;還通過公司前期儲備的豐富IP,讓導演可以在擅長領域擁有更多選擇,完成深耕迭代的同時支持導演突破跨品類創作。檸萌在行業方法論中,為新銳導演鋪就更具想象力的成長路徑。
2025年,檸萌依舊在尋找與創作者雙向奔赴的節奏。
檸萌影視副總裁顧潔慧
娛樂資本論:檸萌是如何與新銳導演達成合作?
顧潔慧:檸萌和黎志的結緣可謂緣分妙不可言。《北京女子圖鑒》播出,我們從中看到了一位新導演對當下生活的思考,有深度,又是溫暖的。恰逢當時我們正在創作《二十不惑》,一下就覺得黎志是導演的不二人選。在合作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發現,他很能夠鏈接這個世代人群的感知,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把握很精準,又能添加很多很妙的細節去注解人物和主題表達。
而且《二十不惑》本身就是一個風格獨特的創新作品,導演既保護了編劇的肆意飛揚,又兼顧落地性,整合出一種非常奇妙的“毛茸茸的生活質感”。這是我們很想要的檸萌現實主義2.0的探索實踐。我們在《二十不惑》殺青之后就鄭重地向導演發出邀約,并且和導演一起規劃了后面幾部作品的大致方向,其中包括了《二十不惑2》。
《二十不惑》導演黎志
檸萌和貓的樹的牽手也是一拍即合。貓的樹在青春賽道表現非常突出,這正好也是檸萌全品類布局里非常重要的一個賽道,我們都期待能一起共創升級的青春言情。一方面把校園青春精益求精,同時拓展到都市言情,《今天是太陽雨》和《軋戲》,剛好是這兩個細分方向的作品。
娛樂資本論:在選擇合作導演時,比較注重哪些方面?
顧潔慧:選擇合作導演,我們比較看重創作銳度和用戶洞察力,就是作品是否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或創新表達,以及是否能精準捕捉年輕代際的情感和審美需求,能穿透特定人群。在此基礎之上,檸萌可以為新銳導演搭建適配的工業化制作班底,守住和提高制作的基準線,讓導演的極致長板充分釋放出來,不斷突破藝術創作的高線。
娛樂資本論:會讓導演在什么階段進入項目?為他們提供哪些助力?
顧潔慧:我們對新銳導演發展的助力主要在幾個方面。首先,產品定位和頂層設計。檸萌這些年通過實踐建立了自己的對不同賽道、不同品類作品的系統認知,包括不同品類面向的精準用戶人群及其特征和觀劇趨勢變化,不同品類在創作上的關鍵要點、極致長板的迭代。
檸萌的劇集產品覆蓋全品類,主要包括了:現實向比如都市生活、行業劇等,古裝向比如古偶、仙俠志怪等,男頻向比如男性傳奇、奇幻冒險等,還有現代言情、懸疑等。近些年,用戶與劇集作品的互動在快速促進創新作品的共創。檸萌通過廣泛而深度的用戶洞察研究,去發現優秀的、前瞻性的IP并策劃切中時代脈搏的原創選題,讓編劇導演的創作更加貼近用戶渴望、引領審美迭代。
其次,檸萌在創作、制作、宣發的項目全鏈路上的綜合實力,能夠為導演守住較高工業化水平的“生產基準線”,同時,我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支持和滿足導演的創新需求,去夠“創作的高線”。例如,《問心》作為醫療劇,專業性的呈現是重中之重。我們在劇本階段就調用了將近300人的醫生顧問團隊,安排導演和演員去醫院實習,現場拍攝有醫生駐場指導,細摳服美化道臺詞動作的一切專業細節。
又比如貓的樹剛剛殺青的《軋戲》,我們為導演配置了更有新鮮感、更適配都市言情調性的燈攝音樂團隊來加持。這些項目,我們都是先行完成了一半劇本的基礎上遞給導演的。我們自己對劇本很有信心,看能不能擊中導演的興奮點。這時候故事的根基已經很牢固了,導演加入創作,就更加的有的放矢,在成片的轉化上做出了絕妙的加分,編劇也反過來受到激發。
《軋戲》導演貓的樹
最后,檸萌欣賞導演的極致長板、尊重導演的熱愛,支持導演在他一開始擅長的品類里生根、持續迭代,同時也傾聽、發掘和支持導演進行跨品類轉型的發展需求。比如黎志導演從年輕的女性群像作品向更深厚的現實主義創作拓展,貓的樹從校園青春拓展到都市言情,為導演提前準備好合適的、有激發的下一個項目。
娛樂資本論:如何保持對新銳導演的輔助和挖掘?
顧潔慧:合作的好,雙方自然而然都會產生再來一次的渴望,因為大家都會珍惜志同道合的人,而且一次合作總會留下新的想象空間,大家都想進一步碰撞。
合作的形式和項目選擇,完全是看人的特殊性來量身定制的,看需求,看適配。每個內容創作者都可能既有自己堅守的“母題表達”,又有表達形態上創新突破的需求。其實很難被規定。我們會和他們一起碰撞一起找到那個在當時當刻最合適、更能激發導演的項目。但我們相信我們的眼光,從《二十不惑1、2》到《問心》系列,實際上是我們發掘到了黎志導演在現實主義賽道上的潛力,推動他進入更普世共情、更深厚也是更難的現實主義創作中去。目前我們也在為導演定向儲備一些版權和選題,我們篤信黎志導演的創作之路會越走越寬。
檸萌項目的池子本身就相對豐富,可以給到導演多一些選擇。不僅如此,我們還特別尊重和鼓勵創作者自己想要做的東西。檸萌會為創作者的需求鋪路,更令人興奮的是,優秀的創作者在和檸萌一起為市場走出更寬更有想象力的路來。
具體來講,除了單個項目的合作,檸萌和導演的合作方式還有多種:緊密綁定,基本上以檸萌項目為主;項目制合作,約定和檸萌合作的部數,每個項目合作期間提前規劃下一個;目前我們也在計劃實踐導演的經紀約。
娛樂資本論:如何平衡“創作自由”與“甲方訴求”,構建好內容的雙向奔赴?
顧潔慧:我們這個行業,總體是愿意為有才華的人買單的。當然在市場性和作者性之間,一定會存在某種夾角。頭部制作公司應該有伯樂的眼光和胸懷,廠牌的穩健可以換取寶貴的創新空間。比如檸萌的項目儲備,有60%是我們經驗范疇內的穩健作品;有30%是我們有意拓展的新品類,當然前提是我們對市場的需求有明確判斷;有10%是某種直覺,某種個人化的審美,或者對某個個人的欣賞與支持,誰也不能保證一定成,但不去試一試又怎么知道呢。我們愿意和創作者一起,幫助作品在藝術性和商業性之間實現一個最優平衡,最后讓所有人的創作都獲得一個圓滿的收獲。
在這樣的戰略部署下,新銳的創作者給我們帶來新的活力,不斷沖破固有思維,既是創作者的迭代,也讓我們看到用戶本身的迭代。
檸萌是一家非常有內容信仰的公司,即使今天身處劇變環境,我們依然堅定,我們堅信內容行業的“一”是人才,所以我們敬畏創作、尊重人才,檸萌愿意成為一代又一代志同道合的優秀創作者的成長樂土和精神家園,一起創造記錄時代影響社會、撫慰人心的美好作品。
1分鐘速讀本文:
這篇文章講的是檸萌影視這家公司如何培養和合作新銳導演的秘訣。簡單來說就是:
找對的人:他們不是隨便找個導演來拍戲,而是找真正有共鳴的。比如黎志導演能把生活拍得特別真實細膩(他拍的《二十不惑》有種"毛茸茸的生活感"),貓的樹導演特別會拍青春戲。
給足支持:
提前準備好扎實的劇本(比如《軋戲》劇本寫完一半才找導演)
配專業團隊(醫療劇《問心》請了300多位醫生當顧問)
讓導演既能拍擅長的類型,也能嘗試新題材
長期合作:不是拍完一部就散伙,而是會規劃后續項目,甚至準備專屬選題。比如和黎志導演從《二十不惑》合作到《問心》,幫他拓展更深的現實主義題材。
敢賭新人:他們60%項目求穩,30%嘗試新類型,還留10%給"直覺投資"——就算不確定能火,也愿意支持看好的新人導演試試。
檸萌的理念很簡單:尊重導演的才華,給他們成長空間,同時用專業團隊幫他們把創意落地。這樣既能保證質量,又能不斷冒出新鮮的好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