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帝死于暢春園,他的第四子胤禛在爭議中繼承皇位,即雍正帝。別看雍正帝已經君臨天下,但此時他的三位兄長仍然在世,雖然已是君臣關系,但這些人的身份還是特殊一些的。那么,以嚴酷著稱的雍正帝是如何對待三位兄長的,他們最終又是什么樣的結局呢?
一、胤禔
康熙十一年(1672年)二月,皇長子胤禔出生,生母為惠妃烏拉那拉氏。雖然不是嫡子,但康熙帝對胤禔還是比較器重的,十九歲時就作為副將軍,參與征討噶爾丹。二十五歲那年,胤禔又一次隨康熙帝親征。父皇的器重,讓胤禔產生了奪取儲君之位的心思。太子胤礽被廢后,胤禔居然對康熙帝說:“今欲誅允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康熙帝非常生氣,他怒斥胤禔為“亂臣賊子”,并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革去王爵,即幽禁于其府內”。雍正帝比胤禔小六歲,兩人的關系一般,他在成為皇帝后,依然對大哥采取圈禁措施。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一月,63歲的胤禔病死,雍正帝下旨按照貝子之例辦理喪事,同時冊封允禔之子弘昉為鎮國公。
二、胤礽
胤礽雖然排行第二,但他卻是康熙帝的嫡子,生母為皇后赫舍里氏。胤礽出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比雍正帝大四歲,自幼就被立為皇太子。不過,胤礽卻行事荒唐,再加上其他皇子的攻擊,雖然被廢后又得以恢復,但最終還是失去了儲君之位。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帝將胤礽“禁錮咸安宮”。
雍正帝即位后,胤礽雖然仍被圈禁,但其子弘晳被封為理郡王。雍正帝沒有向胤礽下過旨意,即使賞賜物品,也是讓太監傳送,因為他不愿讓二哥拜謝。沒過多久,胤礽病重,雍正帝本打算前去探望,但不愿看到二哥“執為臣之禮”,因此沒有前往。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五十一歲的胤礽病死,雍正帝親往祭奠,追封其為理親王。
三、胤祉
在康熙帝的眾多皇子之中,胤祉的才學是最為突出的。這位博學多才的皇三子出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二月,比雍正帝大一歲。胤祉主持編修了《律歷淵源》、《古今圖書集成》,深受康熙帝的喜愛。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三月,康熙帝第一次駕臨胤祉的熙春園(今清華大學內),之后每年都會來,甚至成為慣例。
雍正帝即位后,就對三哥進行打壓,先是將其發配到遵化,為康熙帝守陵,接著又在雍正六年(1728年)革去其爵位。兩年后,胤祉恢復了親王的爵位,但他又因在怡親王胤祥的喪禮上面無戚容,再次遭到奪爵,并被幽禁于景山的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在囚禁中死去,終年56歲,雍正帝命以郡王之禮安葬,并賜給內庫銀五千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