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帶二寶去超市買東西,遇到一位媽媽正在跟孩子一起挑玩具,對話引發了我的一些育兒思考。原來,有些我們大人以為的“對”,孩子是很抗拒的,只是有時候沒明說。
那位小男孩在挑玩具,旁邊的媽媽碎碎念:“跟你說了多少遍了,別瞎搗鼓,弄壞了還得重新買!我每天一堆事情,就不能讓我省點心嗎?你看看別人家孩子,再看看你。天天就知道玩,長大了也就這熊樣,沒出息的!”
小男孩一聲不吭,眼里好像含著淚,挑選玩具的手也慢了下來,過了一分鐘左右,小男孩聲音很小地跟媽媽說了一句:“媽媽,對不起,我知道我錯了!”
媽媽接著又是一頓炮轟,小男孩咬著嘴唇,頭扭向了另一邊,滿臉委屈,卻什么也不說了。
我想,他一定很難過,也覺得很難堪,畢竟是公共場合,媽媽聲音也不小,可他卻無能為力,只能默默忍受。
過了一會兒,倆人開始走出去結賬,小男孩咳嗽了一聲,媽媽趕緊幫忙拍后背,拿出紙巾,讓他捂住口鼻。面帶心疼卻還在絮叨:“跟你說了多少次了,多喝水,咋也不聽,你看,又咳嗽了!聽話就這么難嗎?”
小男孩還是沒吭聲,但能明顯看出來,他特別抗拒,身體也在微微發抖。
這時候二寶拽著我要去買酸奶,我們就趕緊離開了。站在酸奶貨架旁,二寶跟我說:“媽媽,那個小哥哥的媽媽,太兇了!”
我想,他肯定看到全過程,也往心里去了,就趕緊說:“哪有媽媽不愛孩子的,可能那位媽媽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二寶抬起頭,認真地看著我說:“可是,我們小孩子不喜歡這樣啊!大人就不能不這樣說話嗎?豆腐嘴不行嗎?”
我被他的一句話問愣了,是啊!為什么要“刀子嘴豆腐心”,難道不能“豆腐嘴刀子心”嗎?
為啥有的家長“刀子嘴豆腐心”?
在粉絲群跟家長們接觸久了,我發現,喜歡“刀子嘴豆腐心”的家長,還真不少。而且,隨著家長的年輕化,這種情況更明顯了。
但是,從二寶的話語中,我們也能聽到,孩子內心的感受,他們并不喜歡。因為,刀子嘴帶來的語言暴力傷害,不是一句“我都是為了你好”就能消散的。
這種教育的方式,出發點雖然是為了孩子好,但卻是一種無效,甚至對孩子有傷害的做法。
語言上的攻擊,帶給孩子的傷害,真的源源不斷。
或許你不記得,自己第一次考砸的分數,但可能還會記得,被父母狠狠“教訓”的話語:“考這點分數,你怎么好意思吃飯?豬都比你強!”
明明心里是關心孩子,也希望孩子更好,但卻讓他直接感受到,你的挑剔和不滿,
以及對他的蔑視。
長此以往,孩子只能感受到無盡的壓力,很容易變得自卑、膽小,甚至有叛逆心理。
既然這樣,為啥有的家長,還是會“刀子嘴豆腐心”呢?
其實,是因為,在傳統文化中,父母往往會認為,嚴厲的教育方式,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好。
就像那句話“嚴師出高徒”。
可是,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溫和的溝通方式更能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家庭和諧。
在某乎上刷到一個問題:“有個咄咄逼人說話尖酸刻薄控制欲極強的母親是個什么體驗?”
下方的一個高贊回答是:“小時候她對我心靈的傷害,她可能根本不記得,而我卻記了那么多年。”
是啊,父母覺得沒什么,但孩子一直記得,即使長大后,也忘不掉。
孩子真正喜歡的是,“豆腐嘴刀子心”的父母。
“豆腐嘴刀子心”孩子更喜歡
什么是“豆腐嘴刀子心”?是說,跟孩子溝通時,可以采用鼓勵和溫和的語言,同時能堅守原則和界限,把自己的關心和理念傳遞給孩子,同時能讓他接納。
有堅定的原則,但也有正確的表達方式。
簡而言之,鼓勵為主,而不是打擊。
如果發現孩子犯錯了,或者表現不好,可以用鼓勵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要求,提出自己的建議,這樣做,可以減少抵觸情緒,還能促進情感發展和社交能力。
比如,發現孩子放學后寫作業一直很認真,但字體不夠工整,可以鼓勵他:“我知道你一直很認真寫作業了,但這次的字體確實不如上次的工整,媽媽幫你擦掉這一部分,咱對照上次的優秀作業,再寫一次,我相信你一定會寫的更好。”
這是在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很努力了,但更相信你有能力做得更好。咱們一起找到問題,并解決掉它,好嗎?
用這樣的語言鼓勵孩子,不僅能表明,你對孩子能力的信任,還提供了方向,讓孩子知道,自己該如何面對挑戰,也知道如何調整,而不是看到問題就馬上逃避或者沮喪不想繼續了。
可有的家長,實在是不懂,遇到一些具體場景,到底怎么鼓勵孩子,怎么讓孩子能懂,家長的良苦用心,還不會抵觸呢?
我以前也經常會“刀子嘴”,吼孩子,訓孩子,但我發現,效果真的微乎其微,甚至親子關系一度很緊張。
我跟著《夸孩子我有1000句》這本書練習仨月,“刀子嘴”變成了“豆腐嘴”,孩子現在可愛和我聊天了。
平時有什么事,都會跟我說,聽我的建議。可以說,這本書幫我夸出有超強內驅力的孩子。
二寶和大寶已經告別了拖拉磨蹭,現在不光寫作業積極,還特別樂意幫助我做家務,親子關系更融洽了。
整本書一共5個章節,涵蓋1000句夸贊孩子的話語,和多個夸贊場景,用心理學、兒童行為學等多方面進行論證,告訴家長,為啥要這樣跟孩子聊,有什么效果?
孩子做事情足夠努力,如何夸?這樣夸的邏輯是什么?書中都有詳細地介紹。哪怕家長是小學水平,也能一眼看明白,一學就會!
當孩子有了小進步,應該如何夸,什么時候夸,哪些需要夸?也有詳細的介紹。你以前兇巴巴的吼,現在只需要柔聲細語的說,就能達到效果了。
所以,這不只是一本,讓家長對著夸孩子的文字范本,還涵蓋家庭教育原理。這些鮮活的場景,不就是我們每天跟孩子相處的點滴嗎?
照著這本書跟孩子溝通,不光能讓孩子的各項能力越來越強,還能讓父母知道,原來,一句話換個花樣說,就能起到不一樣的效果,徹底告別“刀子嘴豆腐心”。
書中的話語看起來都是大白話,但經過作者的用心排列組合,說出來就能起到幫孩子進步的效果,是不是還挺神奇的?
一杯奶茶的價格,入手后對著念,照著說,就可以了。記得哦,一定要反復練習,經常說,堅持三個月,一定會看到明顯效果!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