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19日訊(編輯 趙昊)摩根大通正將其研究覆蓋范圍擴大至“私人企業”,即非上市公司。這家華爾街銀行巨頭冀望在快速增長的新領域中謀求領先地位。
知情人士透露,最初的研究重點將聚焦私人企業在行業動態和創新中扮演關鍵角色的領域,比如人工智能和軟件行業。作為第一步,摩根大通已于周五首次將OpenAI納入研究范圍。
摩根大通全球研究主管侯賽因·馬利克(Hussein Malik)在內部備忘錄中表示,與傳統針對上市公司的股權研究不同,新服務不會對私人公司給出評級、目標價或盈利預估。
馬利克補充稱,研究的目標是為投資者客戶提供結構化的信息和數據跟蹤。
他解釋道,“私人公司在決定行業增長與前景方面越來越關鍵。理解他們的影響,對于公共市場和私人市場的投資者而言,都是做出明智決策的核心所在。”
摩根大通是華爾街研究力量最強的機構之一,擁有800多名分析師,研究覆蓋全球數千家公司。根據其官網,該行每年發布約10萬份研究報告。
近年,專業投資者日益關注私人企業,這類公司也吸引越來越多的資本。去年,埃隆·馬斯克旗下的SpaceX估值達3500億美元——這一水平足以躋身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市值榜的前25名。
根據PitchBook的數據,全球目前有近1500家初創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由于這些公司一般不公開財務信息,且不在公開市場上市,通常被華爾街分析師忽視。
在小摩對OpenAI的首份報告中,分析師Brenda Duverce和Lula Sheena表示,在大型語言模型方面,任何聊天機器人制造商都很難維持持久競爭優勢。
報告寫到,考慮到OpenAI預計要到2029年才能實現盈利,“投資者的期待可能會面臨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