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國家衛健委叫停LVA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究竟是何原因?
近日,國家衛健委官網正式發布了《關于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應用于阿爾茨海默病治療的通知》,這一近兩年風靡全國各地醫院的創新技術療法,被國家衛健委正式叫停。
圖源:國家衛健委官網
“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這項具有爭議的“新技術”,去年以來曾野蠻生長。據媒體報道,有超百家醫院以常規收費手術的形式開展。紅星新聞調查發現,有的醫院已開展數百臺,全國總開展例數已有四位數。開展該手術的多為地市級醫院,一些縣級醫院和私人醫院也在開展。有團隊甚至將其拓展到治療帕金森病。
這一治療按下“暫停鍵”的決定在醫患群體中引發了廣泛關注,患者家庭對新療法的渴望與醫療技術規范之間的矛盾在這一通知中顯現。部分進行過手術的患者家屬反映患者在手術后癥狀有所改善,一些患者家屬也持續保持謹慎態度。一些醫學專家認為,現在手術仍處于探索階段,遠未達到“治愈”阿爾茨海默病的程度,需要嚴格規范研究流程。
面世以來受多重爭議
“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英文縮寫為LVA,公開資料顯示,該手術最初用于治療淋巴水腫,2018年起,謝慶平將其用于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
公開信息顯示,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是通過顯微外科技術,將淋巴管或淋巴結與鄰近的靜脈進行吻合的手術,主要用于治療頑固性淋巴水腫等;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是將頸部深層淋巴管或淋巴結與鄰近的靜脈進行吻合的手術。
原本用于改善淋巴循環障礙,近年被嘗試應用于阿爾茨海默病治療。理論機制為通過手術將頸部深層淋巴管或淋巴結與鄰近靜脈吻合,改善腦內淋巴循環,促進β-淀粉樣蛋白等代謝廢物清除,從而延緩認知功能衰退。
近兩年來,這一術式在全國多所醫院相繼開展,多家醫院以完成首例手術為由大張旗鼓進行宣傳。然而實際上,很早之前,學術界對此就有不一樣的看法。
據中國新聞周刊今年3月份發表《21萬元的手術:真有效還是割韭菜?》的深度報道中介紹,國內某知名三甲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王亮(化名)指出,LVA的最大問題是缺乏足夠的臨床證據來證明其安全性、有效性。理論上,開展任何一項新手術之前,都需要經過動物實驗和大規模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積累足夠多的安全性、有效性數據。并且,相關數據需要公開發表。“而不是自己通過幾例個案就說手術有效。”
報道中提到,國內大部分開展LVA的醫院收費在1萬~5萬元。首創者所在的醫院一臺LVA手術和住院的整體費用高達21萬元,只有術后康復等產生的少量費用可以通過醫保報銷。
而關于收費,也產生了另一項爭議,據公眾號“藥物流行病學學會學生分會”總結社交媒體的家屬自述,湖南、湖北等多地醫保能夠報銷,報銷類別為肢體淋巴管-靜脈吻合術,一般為4支,有的地方還會加上吻合器和顯微手術器械的使用費用,當然還包括了麻醉等費用。價格從20萬到2萬(醫保報銷后)不等。
“醫保的支付標準是與一個疾病的適應癥結合的。這個肢體淋巴管-靜脈吻合術一般是治療腫瘤術后淋巴水腫的疾病,結果用來治療老年癡呆,有的醫院甚至開展帕金森病與腦梗后遺癥的治療。這個性質如同給一個無闌尾炎癥狀的人開了闌尾切除手術,隨后收取費用一樣。這顯然是串換項目,騙取醫保費用的行為。”該公眾號這樣表示。
專家:手術仍處于探索階段
有待進一步研究
為何這一手術在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上被踩下“急剎車”?
接受紅星新聞記者咨詢的醫生表示,這或與該手術在全國開展出現的一些亂象有關。
一位神經外科醫生認為,是“做的科室太多太亂,還有收費問題”。一位血管外科主任認為,是有民營醫院違規操作,盲目夸大療效。某附屬醫院一位神經外科醫生則認為,有些縣級醫院“亂做”,這項手術要求高,一般醫院做不了。
一位北京三甲醫院的神經內科專家表示,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機制復雜,目前尚無治愈方法。雖然部分患者術后短期內可能出現認知功能改善,但這種改善是否可持續、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仍需進一步驗證。此外,手術可能涉及復雜的血管和淋巴系統操作,稍有不慎可能導致出血、感染等嚴重并發癥,甚至可能加重部分患者的認知障礙。
上述專家表示,一項新技術從研究到臨床應用,需經過反復地探索和試驗。“現在手術仍處于探索階段,遠未達到治愈阿爾茨海默病的程度。”
在患者家屬群里,我們注意到,有家屬在得知手術被叫停后提到,雖然手術效果尚未完全顯現,但也理解這個決定。“誰都不希望因為不成熟的技術而受到傷害。”
也有患者家屬表示,手術被叫停讓他們不再猶豫。“雖然我們之前對這種手術抱有希望,但現在我們會尋找其他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也會關注以后的研究進展。”
國家衛健委通知也表示,在該技術具備充分的相關臨床研究證據后,指導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強臨床研究設計,在倫理委員會充分論證的前提下,科學、規范開展臨床研究。衛健委將根據臨床研究情況,適時對該技術臨床應用再次組織論證。
雖然暫停了手術在阿爾茨海默病治療上的臨床應用,但并不意味著對手術治療探索的停滯。通知提到,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督促轄區內醫療機構停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應用于阿爾茨海默病治療,并做好有關患者的隨訪服務等工作。同時,在該技術具備充分相關臨床前研究證據后,指導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強臨床研究設計,在倫理委員會充分論證的前提下,科學、規范開展臨床研究。
“我們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的科學證據支持這一技術的應用,同時也希望患者和家屬能夠得到更多的心理支持和關懷。”上述專家說。
來 源 / 澎湃新聞、看醫界
2026年衛生資格考試備考要趁早!華醫題庫更新快、功能全:視頻課程、海量題庫、精品模擬卷、晉高面審輔導一應俱全,更有每日免費刷題福利!點擊卡片,立即開啟高效復習!
*此處為課程推廣廣告
點擊上方卡片了解詳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