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博主發帖,現在二手房的砸盤越來越嚴重了,看看這個來自大廣州的業主是真急了,從上半年掛牌價550萬開始賣,中途連續多次降價,由于降價果斷還入選了平臺必看好房,可是如今380萬了還沒有成交,真是無奈啊。
這套房要是貸款買的,那可真是血虧了,看這樣子再過一個月沒賣的話,那估計就要降到350萬以下了。
你說業主沒誠意吧,人家降了這么多了,可是現在就這么個市場,沒辦法,真心羨慕四年前高點套現的,那絕對不是一般人。
- 這究竟是咋回事?
我們來仔細看看該博主提供的信息,這是一套房源價格波動的時間軸。
從這張截圖來看,僅僅一年多的時間,這套個房子從售價550萬降到了380萬。也就是說,這一年市值直接縮水170萬。關鍵是,就算如此,也未必能夠快速出手。數據顯示,近一周已經有7批看房記錄。
針對此事,有網友認為,廣州中心區90平方的房子,就算降到100萬。房子還有3倍的盈利。而且已經住了二十多年了。
有網友分析,就是認知低,看不清趨勢,心存僥幸,總比市場價高一點,所以總也賣不出去。磨磨蹭蹭的,要是去年一下降到四百萬,可能早就賣出去了,今年內看看降到三百萬有沒有機會。
無獨有偶,近日有廣東網友發帖,海珠傳統富人區濱江東,價格也腰斬了?
濱江東花園小區的房價從7.2萬/平米,跌到了最新的3.4萬/平米,跌幅超過50%。嘉仕花園建在怡樂路350號,2001年就蓋好了,到現在二十多年歷史。
開發商金展房地產操盤,海俊物業日常管著,小區占地12萬方,綠化弄到33%,物業費每月每平2塊錢,住著挺寬敞。
最新市場動靜不小,2025年6月東區均價滑到4.87萬一平,比上月又掉1%,比起去年這時候已經縮水15%多。
當年高位接盤的業主,心里肯定不是滋味,一套70平房子跌掉兩三百萬很正常。
根據該網友提供的信息,這是一個叫嘉仕花園的樓盤成交對比。
2021年8月,一套2室2廳的70平米的房子,成交單價是72733元,總價是510萬。到了今年4月,一套73平米的房子,成交單價是34582元,總價是253萬,相當于縮水50%。
- 那廣州房價當前到底是如何呢?
剛出爐的6月房價數據顯示,廣州新房價格環比下跌0.5%,二手房跌幅0.7%,在一線城市中“領跑”跌勢。與此同時,上海卻以0.4%的漲幅傲視全國,京滬深也紛紛下跌。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新房市場:一線城市整體下跌0.3%,廣州以0.5%的跌幅“領跑”北上深,成為跌幅最大的一線城市。
二手房方面也不好受,一線城市環比跌0.7%,廣州再跌0.7%,僅西寧一城房價上漲,全國二手市場幾乎“全軍覆沒”。
我們再來看一則媒體報道,近日廣州海珠小三房卷到荔灣價!剛需化加速,總價跌破400萬元。
文章提到,“沒想到,逛了三個樓盤,每個都在降價,還搶著給優惠方案。”剛在海珠某新盤鎖定一套小三房的李先生坦言。他和妻子原本計劃在番禺置業,但最近幾次到海珠看盤后,發現不少小戶型樓盤的總價已壓至400萬元左右,“預算內也能上車中心城區,確實挺心動。”
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海珠區一手住宅庫存65.4萬平方米,去化周期約17個月,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3個月),僅次于荔灣、白云,是廣州去化周期最快的區域之一。“價格戰更多是階段性的市場出清和結構調整。”上述海珠區操盤手表示,雖然開發商以價換量已成共識,但只要價格合適,去化表現依舊理想。一旦市場預期企穩,剛需產品價格或難再有大幅下調空間
而另有最新消息,日前,廣州市天河區在環五山創新策源區項目中對區內某企業開出面額高達1億元的房票,這不僅是天河區自主實施儲備項目發出的首宗房票,也刷新了廣州市單張房票面額的紀錄。據悉,被收儲方目前已運用億元房票簽訂物業購買合同。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天河區分局方面公開表示,億元房票的發放是天河區創新收儲補償模式、優化資源配置的關鍵舉措。通過將房票作為資源整合的“柔性杠桿”,助力企業實現經營場所的煥新升級,更有效激活了區域房地產市場。
房票制度正在成為廣州樓市“活水”。自2024年1月《廣州市房票安置實施方案》經審議通過以來,黃埔、荔灣、南沙等區積極發放房票。值得注意的是,手握房票涌入新盤售樓處看房的村民,成為近期廣州樓市的一道風景線。
總之,種種跡象表明,當前廣州買房人的信心還是在全面恢復中。可以肯定的是,如今廣州的樓市趨于穩定,價格到了市場理性波動階段。當然,現在購房消費仍需要更加理性。
不可否認的是,如今大多數的樓盤房價相對高位時顯然降低很多了,但是買房依然要評估家庭的收入狀況,特別是貸款買房的,還款是一個長期工程,一定要慎重考慮,謹慎出手。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