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法之窗》主編喬萬興報道 在廣東省高州市大坡鎮大榕村的飛龍山,有一座遠近聞名的飛龍山大廟。這座廟宇不僅承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更以其一系列的公益善舉,在當地傳為佳話。多年來,飛龍山大廟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始終秉持著慈悲為懷、回饋社會的理念,踐行社會責任。飛龍山大廟古粽飄香傳進萬家。
修路助學,情暖桑梓
從2004年起,飛龍山大廟便與大榕村及大榕小學結下了不解之緣,幾乎每年都會為當地建設及學校發展奉獻愛心。大榕村周邊道路狹窄且年久失修,每逢雨天泥濘難行,給村民的生產生活和孩子們的上學之路帶來極大不便。為改善這一狀況,飛龍山大廟主持鐘昭桓先生積極奔走,帶頭捐款,并發動各方力量籌集善款。
今年,鶴垌坳至大榕村委會段公路擴建工程啟動,鐘昭桓先生合家率先捐贈3000元。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本應安享晚年的他每日親臨工地監督,確保工程順利推進。他的善舉感染了眾多愛心企業及人士,大家紛紛慷慨解囊,點滴愛心匯聚成強大的力量。如今,寬闊平整的村道逐漸成型,不僅提升了村容村貌,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村里老干部何國業激動地說:“寺廟主持鐘昭桓先生不貪不占,還經常從自己家里拿錢資助學校、修路以及幫助他人,深受村民的愛戴和信任。”
除了修路,飛龍山大廟對大榕小學的關懷也是無微不至。學校教師會議室的大圓桌和椅子、學生使用的課桌和椅子,不少都是飛龍山大廟籌善款捐贈的。在學校左側的修建平臺捐資芳榜上,清晰記錄著飛龍山捐資3000元、主持鐘昭桓捐資999元的善舉。在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寺廟又籌集善款1600元捐贈給大榕小學,用于組織兒童節活動,讓孩子們度過了一個歡樂且意義非凡的節日。鐘昭桓先生表示:“助學獎教,是積下一種文化的美德,能使后人把中國歷史文化發揚光大,普及天下。我做每一件事,都以對群眾有益為標準,這是我人生最大的希望和最好的寄托。”
古粽飄香,情滿萬家
飛龍山大廟不僅在公益事業上成績斐然,其制作的古粽更是一絕,味道鮮美,香飄萬家。每年特定時節,大廟便會組織人員精心制作古粽。從挑選優質的糯米、粽葉,到準備肥瘦相間的豬肉、香甜的豆沙等餡料,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關,遵循傳統工藝。
制作好的古粽,糯米軟糯,粽葉清香,餡料鮮美,口感豐富。無論是當地村民,還是前來游玩的游客,品嘗過后都贊不絕口。這些古粽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成為了飛龍山大廟的一張特色名片,傳遞著大廟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祝愿的寄托。許多人會專程前來購買古粽,作為饋贈親友的佳品,讓這份獨特的美味傳遞到更多地方。
飛龍山大廟以公益為己任,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人間大愛;以古粽為紐帶,傳遞著溫暖與美好。未來,相信飛龍山大廟將繼續在公益道路上前行,為社會貢獻更多力量,其古粽的飄香也將延續,成為人們心中難忘的味道 。
本期編輯:喬萬興
審核:么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