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黛安娜·托尼森(Diana Tonnison)的陶瓷作品,眼睛被狠狠欺騙了:不管怎么看,都以為是農貿市場的攤位圖,看到作品介紹才發現它們其實是陶瓷做的。
當然不是普通的陶瓷制品,而是質感精準、色彩飽滿、表面光澤和結構都極盡寫實的藝術造型陶藝。
戴安娜年輕時是服裝設計師,曾在意大利的Missoni、英國設計師Bill Gibb等品牌工作,積累了豐富的時尚與紡織設計經驗。2007年,她轉向陶藝創作,成立了自己的陶藝工作室。
她的創作最迷人的地方在于不是在“復刻現實”,而是在營造“真實的錯覺”。
比如曬干的胡蘿卜,不再是橙亮飽滿的模樣,而是表面起皺、色澤微褐、尾端干裂的狀態。連胡蘿卜干后彎折的形狀都精準還原,讓人仿佛聞到那種混著土味的植物干香。
茄子則更絕,深紫釉色下若隱若現的條紋變化,不是單一色塊,而是那種自然光下果皮略帶光澤、卻有真實紋理感的“皮膚”;
西紅柿的顏色更是看的人都餓了——她用釉色調出那種快熟未熟的橙紅色澤,表面略帶不規則的小裂紋,真實到連果蒂的綠都好像剛掐下。
還有那些魚,鱗片紋理一絲不茍,細膩到每片鱗片的大小、形狀都極其真實。魚眼部分用半透明釉色處理,仿佛透著濕潤的光澤。魚體線條流暢,帶著自然彎曲的姿態,栩栩如生,仿佛剛從水里撈出,魚鱗還在反光。
她不是簡單在模仿食物的樣子,而是在模仿它們的“狀態”,就像我們在菜市場看到它們一樣:她會把這些陶瓷果蔬排列在仿木紋的木板上、或深色背景中,做成方形掛畫或陳列板,像極了英式菜市場或廚房里儲物墻的一角。
希望這些作品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創作靈感~
如果你也想用繪畫捕捉美味的瞬間,可以看看這本《美味工坊 美食線稿插畫教程》,書中系統講解了如何通過線稿表現各種美食的質感與細節,從基礎技巧到實戰案例,幫你輕松提升插畫能力,帶你用畫筆記錄生活中的美味時光。
——————
圖源:Diana Tonniso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