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劉備入川這事兒啊,很多人可能光顧著看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或者張飛趙云的熱血沖鋒,但其實吧……荊州那邊才是真的慘。劉備兩次帶人進川,嘩啦啦抽走15員戰將加13個謀士,留個關羽守荊州,聽起來挺威風是吧?可仔細一扒拉名單,荊州哪兒還有人啊!留下的全是些連長排長級別的,關羽再能打,難不成真能一個人當十個人用?
一、劉備的“搬家式”入川
為啥劉備要分兩撥人入川呢?第一波他自己帶隊,龐統當參謀長,黃忠魏延這些狠人跟著,兵力嘛大概一兩萬?說實話,具體數字誰也說不準,但關鍵是他把荊州的家底兒掏得差不多了。你看那份名單:霍峻守葭萌關成了戰神,鄧方去南中當都督,劉邕管江陽郡……全是能獨當一面的角色。謀士更離譜,龐統、法正、蔣琬、馬謖——好家伙,劉備這是把荊州的人才庫直接搬空了!
然后第二波更絕。諸葛亮帶著張飛趙云,又抽走陳到、劉封這幾個猛男,最后連楊儀這種文官都被扣在蜀中沒放回去。兩撥人加起來,戰將15謀士13,嗯……劉備大概是覺得益州遍地黃金,不帶夠人手挖不完?
二、荊州的“留守天團”:關羽和他的“雜牌軍”
好了,現在鏡頭切回荊州。關羽手下都有誰?關平、趙累、廖化……聽著還行?可仔細一看——糜芳和傅士仁這倆貨,后來干了啥大家都知道吧?孟達倒是有點本事,但心思早飄到曹魏那兒去了。謀士呢?馬良算一個牛人,可沒多久也被調去四川了;潘濬管點事兒,但架不住手里沒人啊!
最慘的是兵力。留守的滿打滿算就一萬左右,還分散在幾個郡。關羽再猛,總不能分身守襄陽、盯江陵、防孫權吧?后來呂蒙白衣渡江,為啥輕松得像逛菜市場?說白了,荊州早被劉備抽成空殼子了!
三、關羽的困境:孤膽英雄 or 背鍋俠?
咱就是說,關羽這人吧……能力沒得挑,可脾氣也是真硬。但你說他大意失荊州?哎等等,這話是不是有點甩鍋了?你想想,手里沒兵沒將,謀士就剩王甫、潘濬幾個,對面還是孫權+呂蒙+陸遜的豪華套餐,換誰頂得住啊!
更憋屈的是,劉備在益州吃香喝辣,諸葛亮忙著治蜀,張飛趙云到處平叛……誰想過荊州缺人缺糧?關羽寫信求援,結果呢?嗯……大概率是被“再堅持一下”給打發了。所以啊,失荊州真不只是關羽的鍋,劉備集團的戰略失衡才是根子——把荊州當血包抽,卻沒想過補血。
四、歷史暗線:劉備的無奈與算計
不過話說回來,劉備就真這么糊涂?倒也未必。他入川時打劉璋,本來就是場冒險。不帶夠精銳,萬一翻車了呢?荊州再重要,也比不上益州這塊帝王基業吧?所以啊,他賭了一把:用荊州換益州,賭關羽能扛到援兵來。
但人算不如天算。龐統半路戰死,劉備在川北被張任錘得滿頭包,諸葛亮帶援軍路上也磕磕絆絆……這一拖,荊州早涼透了。說到底,亂世里誰不是賭徒?劉備賭贏了益州,卻賠上了關羽和荊州。
五、爛攤子背后:被忽視的小人物們
最后提一嘴那些留守的“雜牌將領”。比如零陵的習珍,武陵的樊伷——史書里就幾句話,可這些人愣是為關羽死扛到最后。習珍城破自殺前還喊:“我寧為漢鬼,不為吳臣!”害,聽著挺悲壯,但你說劉備記得他們嗎?嗯……大概早淹沒在益州的捷報里了吧。
還有廖化,演義里是個搞笑的“千里走單騎”,可正史里他跟著關羽一路敗退,被俘后裝死逃回蜀漢,熬成了后期頂梁柱。這些小人物,才是亂世里最真實的注腳。
所以啊,荊州這爛攤子,真不是關羽一人能收拾的。劉備的野心、諸葛亮的布局、東吳的虎視眈眈……全壓在他肩上。嗯,你說要是龐統沒死?要是援兵早到?要是糜芳沒叛變?——歷史哪有那么多如果。最后只剩那句嘆息:“關云長,可惜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