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過了是個大學就搶著上的年代
“考上了大學,卻讀不起”—— 這不是玩笑,而是今年很多考生的真實遭遇。
在高考人數不斷創(chuàng)新高,民辦大學卻遭遇前所未有的 “生存危機”。
曾經靠著 “只要分數夠,就能上本科” 紅火一時的民辦高校,如今正一個個走到懸崖邊。
降分 30 分都沒人來,民辦大學的 “招生滑鐵盧”
去年的民辦高校招生現場,冷清得讓人心慌。
廣東某民辦學院有 1477 名新生放棄入學,相當于兩個年級的學生憑空消失。
廣西的民辦本科更夸張,第三次征集志愿時,投檔線比本科線低了 35 分,降到 330 分,可還是有大批名額空著。
最慘的是上海某民辦高校,在江西、四川等地斷檔不說,連本地考生都不待見,首輪投檔 “0 報考”,創(chuàng)下了尷尬紀錄。
這不是個別現象。
翻開各省的招生計劃表,民辦高校的缺額名單長得能繞操場一圈。
有招生老師吐槽:“以前是學生求著我們要名額,現在是我們求著學生來上學。電話都快打爆了,家長就一句話‘學費太貴,讀不起’。”
一年學費 15 萬,民辦大學成了 “奢侈品”
民辦大學招不到人,最直接的原因是 “太貴了”。
上海興偉學院的學費單嚇退了無數家庭:一年學費 149985 元,4 年學費加住宿費要 64 萬,再加上生活費,沒 70 萬根本讀不下來。
有家長算過一筆賬:“這錢夠在老家買套房了,讀完四年出來,說不定還找不到月薪過萬的工作,圖啥?”
就算是普通民辦高校,學費也讓工薪家庭扛不住。
南昌工學院、廣東理工學院這些學校,學費這幾年漲了 50% 以上,本科專業(yè)一年學費普遍在 2-3 萬,比公辦大學貴 5-10 倍。
公辦大學有財政補貼,一年學費 5000 左右;可民辦高校全靠學費活著,只能往上漲價,陷入 “越貴越沒人讀,越沒人讀越漲價” 的惡性循環(huán)。
更扎心的是 “性價比太低”。河南考生小李說:“我寧愿去讀公辦專科,一年學費 4000,畢業(yè)好找工作;讀民辦本科,花 10 萬學費,出來還可能被歧視,不如省點錢?!?/p>
公辦擴招 + 職業(yè)本科崛起,民辦大學被兩面夾擊
民辦高校的日子不好過,不只是因為學費貴,更是因為 “競爭對手” 越來越強。
這幾年公辦高校瘋狂擴招,以前要超本科線 50 分才能上的公辦本科,現在過線就能上。
職業(yè)本科也來搶飯碗,學費低、包就業(yè),像河南的職業(yè)本科,一年學費 6000,畢業(yè)直接進企業(yè),比民辦本科香多了。
廣東的一位中學老師說:“以前成績中等的學生,家長非民辦本科不讀,覺得‘好歹是個本科’;現在大家清醒了,公辦??频木蜆I(yè)率比民辦本科高,學費還便宜,何必花那個冤枉錢?”
更要命的是就業(yè)歧視。很多企業(yè)的招聘啟事里明著寫 “優(yōu)先公辦院?!?,民辦本科畢業(yè)生投簡歷,石沉大海是常事。
有民辦高校的畢業(yè)生吐槽:“我花 10 萬讀了個本科,結果面試時 HR 說‘我們寧愿要公辦專科生,踏實’?!?/p>
裁員、降薪、賣地,民辦大學的 “求生之路”
招不到學生,沒錢進賬,民辦高校只能開始 “自救”,可路子越來越窄。
有的學校開始裁員。
廣西某民辦學院的老師說:“我們系原來有 20 個老師,現在裁到 8 個,剩下的人一個人干三個人的活,工資還降了 20%。”
有的學校賣地求生,把老校區(qū)賣給房地產商,換來的錢給老師發(fā)工資;還有的干脆停辦專業(yè),把所有資源集中到最賺錢的 “護理學”“會計學” 上,可就算這樣,還是擋不住學生流失。
不是所有民辦都要死,這些學校反而在崛起
民辦大學不是都沒救了,但活下去的,都是 “換了活法” 的。
西湖大學、福耀科技大學這些新型民辦大學,走 “小而精” 路線,不拼招生數量,拼科研實力。
西湖大學一年招幾百個學生,全是理工科,實驗室設備比很多 985 還先進。
福耀科技大學靠曹德旺的資金支持,請來院士當老師,雖然第一年招生,分數卻追平了中山大學。
還有的民辦高校走 “行業(yè)特色” 路線。
比如齊魯理工學院,靠著與山東企業(yè)的校企合作,畢業(yè)生就業(yè)率高、薪資好。
吉林外國語大學,靠著外語優(yōu)勢,畢業(yè)生進外貿公司、進外企的比比皆是。這些學校不靠 “低價擴招”,靠 “高就業(yè)率” 吸引學生,反而活得滋潤。
對比之下,那些專業(yè) “大而全”、學費高、沒特色的民辦高校,正在被市場淘汰。
就像一位教育專家說的:“以前民辦大學靠‘給落榜生一個本科名額’活著,現在家長不傻了,沒真本事的學校,遲早被拋棄?!?/p>
最后說句大實話
民辦大學的危機,本質是 “性價比” 的崩塌。當公辦高校擴招、職業(yè)本科崛起,當家長們算清 “讀四年民辦的錢夠買套房”,那些只會靠漲價、擴招的民辦高校,注定走不遠。
對考生和家長來說,選民辦大學要擦亮眼睛:優(yōu)先選有行業(yè)背景、就業(yè)率高的,比如理工、外語類;避開那些專業(yè)爛大街、學費又高的 “野雞本科”。
對民辦大學來說,要么像西湖大學那樣走 “高精尖”,要么像齊魯理工學院那樣有 “行業(yè)靠山”,否則,等待它們的,可能就是 “倒閉” 兩個字。
這場民辦大學的 “大洗牌”,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