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9日(周六),在卡塔爾的斡旋下,剛果與盧旺達支持的M23反叛武裝在當地簽署了一份和平原則宣言,承諾結束長達數十年的沖突,并致力于達成一項全面和平協議,協議的核心內容包括在反叛武裝控制的關鍵東部城市恢復國家權威。
綜合美聯社、路透社報道,卡塔爾外交部國務大臣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胡萊菲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雙方已就建立互信的舉措達成一致,包括釋放囚犯、恢復國家在所有領土的管理權等。
關于M23是否會從目前控制的城市撤軍,雙方的解讀存在明顯分歧。
M23領導人伯特蘭·比西姆瓦(Bertrand Bisimwa)表示在社交媒體平臺上表示,聲明“并非要求撤軍,而是關于如何強化國家權力,使其能夠履行應有的職責”。
剛果政府發言人帕特里克·穆亞亞(Patrick Muyaya)則強調,該宣言明確包括叛軍“無條件撤離”占領城市的要求,并將由政府軍和其他國家機構接管。
一、沖突背景
“M23”反叛武裝長期以來獲得盧旺達的支持,是剛果東部地區最具影響力的武裝組織之一。在這個礦產資源極為豐富但被數百個武裝團體瓜分的地區,戰火從未停歇。
聯合國稱,剛果東部的沖突是“地球上最復雜、最持久、最嚴峻的人道主義危機之一”,已有700萬人流離失所。
剛果方面一直要求叛軍撤出占領的領土,而“M23”則呼吁釋放被剛果軍方關押的成員,其中許多人面臨死刑的威脅。
此次簽署的和平宣言,標志著雙方在直接對話中的首次實質性承諾。根據協議,一項全面和平協議最遲將在8月18日前達成,并將遵循今年6月由美國促成的剛果與盧旺達和平協議框架。
今年6月的華盛頓和平協議簽署時,盧旺達外交部長奧利維耶·恩杜洪吉雷赫曾表示,一旦剛果成功“中立化”一個被指參與1994年盧旺達種族滅絕的武裝組織,盧旺達將解除其所謂的“防御措施”。
分析人士指出,“M23”是否會撤離其控制的東部重鎮戈馬和布卡武,還要看剛果能否做出令其滿意的讓步。如果無法妥善處理戰爭受害者的正義訴求,任何和平協議都可能無法持久。
二、國際社會反應
卡塔爾國務大臣表示,這份原則宣言為解決沖突的深層次原因打開了大門,讓人們看到了全面和平的希望。
參與多哈會談的美國白宮非洲顧問馬薩德·布洛斯在周六表示,這場沖突需要持續的對話和不懈的努力,恢復國家對叛軍控制地區的掌控是協議中最重要的一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