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要入伏了!2025年三伏天打破十年慣例,從40天縮短到30天。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今年入伏晚,熱得更狠!老話說"晚入伏熱難熬",氣象預報已經拉響高溫警報。
更邪門的是碰上了"母伏"。
農歷六月廿六入伏,雙數日子就是母伏。農諺說"公伏爽,母伏兇",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末伏還趕上了"秋包伏"。
立秋后還有十天伏天,"秋老虎"怕是要發威。
地里干活的老把式都搖頭:"秋包伏,熱得哭"。
三伏天養生有講究。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北方人忙著剁餡兒,南方人蒸起了姜絲雞。
千萬別碰冷水!中醫說三伏天陽氣外浮,冷水澆身等于給熱鍋潑涼水。要曬被子除濕氣,老祖宗的智慧不能丟。
運動也得悠著點兒。
太極拳師傅提醒:"動作要像抽絲,微汗就停"。
大中午的別逞強,樹蔭底下練練呼吸就行。高溫時段千萬小心。濟南前兩天地表溫度飆到57℃,防曬帽、淡鹽水都得備上。
空調別開太低,26℃剛剛好。
今年這天氣邪性。華北黃淮可能要遭高溫暴擊,長江流域35℃以上要曬20天。莊稼可咋辦?
老農直嘬牙花子。
三伏天就30天,但熱力值拉滿。餃子餡兒您準備啥口味的?
評論區嘮嘮。這母伏遇上秋包伏,日子可得仔細過。注意防暑降溫,但別貪涼。
姜棗茶煮起來,三片姜三顆棗,專治空調病。這些老法子,比啥都管用。
地里的活兒早晚干。十點到三點最毒,能躲就躲。
藿香正氣軟膠囊隨身帶,中暑可不是鬧著玩的。
今年這天氣,您覺得老話準不準?有沒有更實用的防暑妙招?
歡迎分享。
三伏天才開始,保重身體最要緊。
特別提醒:本文僅供參考,具體防暑措施請根據個人情況調整。
天氣變化快,多關注最新預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