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的玉米葉卷成了細條。 村頭老槐樹下的溫度計,明早要沖38℃。 天氣預報說,后天開始連續5天,最高溫直逼40℃。
張叔家二小子,上周在花生地暈倒了。 送醫時體溫41℃,醫生說再晚半小時就危險。
這可不是個例,縣醫院急診科說,近10天收了23個中暑的莊稼人。 有人覺得,地里有風比城里涼快。
錯!
氣象站測過,正午田間濕度大,體感溫度能比城里高3℃。
尤其玉米地、大棚里,密不透風,熱得更邪乎。
還有人說,出汗多喝涼水就行。 前兒李嬸子灌了半瓶冰鎮水,沒半小時就肚子疼。 醫生說,猛灌冷水血管收縮,反而影響散熱。
更要命的是“抗熱”心態。 58歲的王伯,曬了3小時沒戴草帽,頭暈了還硬撐。
等栽倒時,已經說不出話了。 中國氣象局數據,今年7月全國平均氣溫比往年高2.
3℃。 農業農村部統計,去年同期高溫導致華北地區玉米減產12%。
人遭罪,莊稼也扛不住啊!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老輩兒的話一點不假。 但咱得學新招兒——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后下地。 帶個大水壺,裝淡鹽水,別等渴了才喝。
草帽、袖套別嫌麻煩,曬脫皮比多洗兩件衣服難受多了。 村頭張大夫提醒,心慌、惡心、出冷汗,趕緊往陰涼地兒挪。
別想著“歇會兒就好”,熱射病發作快,耽誤不得。
有人問,地里沒空調咋避暑?
搭個遮陽棚,鋪塊濕毛巾,電扇吹吹腿肚子,能降不少溫。 實在熱得慌,歇半天不丟人,命比多干那點活金貴。
去年這時候,鄰村劉哥沒當回事兒,現在還時不時頭疼。 他總說:“熱不死人?我差點就成例子了。
” 未來幾天,縣農業局要發高溫應對手冊。 聽說里面有“錯峰勞作表”“應急補水方”,大伙兒記得去領。
農忙重要,可沒了好身子骨,啥都干不成。 您家地里備了啥避暑招兒?
評論區說說,幫大伙兒避避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