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梁楷《澤畔行吟圖》
觀之,給人的第一感覺是空靈悠遠。畫面中大量留白,僅以淡墨渲染出隱隱山峰和似云似霧的景象,給人以無限遐想,營造出一種空靈、悠遠的氛圍,讓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片寧靜的天地間,高士行吟的孤獨與自在。
但,空靈幽怨之外,還透出一種蕭瑟孤寂的氣息。左下角搖曳的枯葦,暗示著秋冬的凜冽,烘托出一種蕭瑟的氛圍,與高士的孤獨身影相呼應,強化了畫面的孤寂感。
畫的靈魂還在于這個人物。是誰?是每一個孤獨漫步的行者。他手拄竹杖,迎著寒風,似行似吟,仰頭面對寥廓的天地,其身姿神貌被寥寥幾筆準確地描繪出來,簡練而傳神。
他這樣走著,似乎是一個遺世獨立的高士。恍惚間,又似乎是孤獨悲憤的屈子。
不必是屈原,不必是高士,每一個面對自己,當下直心之士都能直面人生的孤獨。能直面孤獨,才能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才能面對天地之大美。此圖 左上部是隱隱的山峰,中上部大片空白中以淡墨渲染出似云似霧的景象,綿延出中景的山石與彼岸,展現出山水的空蒙與遼闊。
梁楷以“減筆”聞名,此畫中寥寥幾筆就生動地勾畫出所表現物象的主要特征,如高士的形態、山石的輪廓等,對物象高度概括,達到了以少勝多、簡潔傳神的效果。運用淡墨渲染云霧、山石等,通過墨色的濃淡變化來表現山水的層次和質感,雖然墨色不多,但卻能營造出豐富的視覺效果,體現出“墨分五色”的韻味。
畫面中的高士、枯葦、山石、云霧等元素,看似隨意勾勒,實則生動自然,充滿了生命力,仿佛高士真的在澤畔行走吟唱,而山水也在自然地呼吸、變化,展現出一種渾然天成的氣韻。
梁楷的筆觸豪放不羈,不拘泥于傳統的繪畫技法和形式,體現出一種自由灑脫的氣韻,有禪者的透脫,與他“梁瘋子”的稱號相呼應,也使得畫面更具個性和魅力。
好,到這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