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杰、熊莫
導語
萬物皆可“搜打撤”?
“游茶圓桌”是游戲茶館推出的問答欄目。我們會每周就一些話題與從業者們展開討論,也歡迎你在評論區說出自己的看法,我們會為每期評論區點贊最多的兩位用戶,送出一份游戲的Steam Key。
玩法創新,是游戲行業發展最重要的動因之一。
回顧歷史,階段性出現的新玩法與新技術、新平臺相輔相成,推動玩家數量增加、行業收入上升。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爆發以來,MOBA和“吃雞”在手游端結出的碩果,讓頭部廠商在此后多年的激烈競爭中始終穩坐釣魚臺。
2019年,騰訊游戲業務負責人馬曉軼曾在接受采訪時預言:“可能每隔4-5年就會有一個比較大的玩法,而現在戰術競技品類已經是3年前出現的,所以未來2-3年,很可能又出現一個全新的大的玩法,幫助整個行業成長。”
但在那之后,行業的玩法創新似乎遭遇了瓶頸,遲遲未能等到一個“吃雞”量級的新玩法,直到“搜打撤”品類迎來爆發——無論是《三角洲行動》等頭部射擊產品頻頻傳出“DAU”捷報,還是《永劫無間》等其他品類產品嘗試融入“搜打撤”元素,似乎都暗示著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本期游茶圓桌,我們邀請了相關品類制作人、資深策劃、游戲公司老板、頭部游戲MCN老板以及行業觀察者們一起聊了聊:“搜打撤”會是下一個“吃雞”級機會嗎?
|《矩陣:零日危機》發行制作人 哈基光
吃雞游戲的火爆得益于玩法的創新性以及市場的藍海程度。大部分玩家都開始從PUBG接觸這一類擁有極高自由度,互動性以及挑戰性的游戲。玩家在游戲中能夠獲得包含搜尋,探索,社交,戰斗以及存活斗爭等多種復合體驗。
“搜打撤”更像是在這種復合體驗下,通過樹立新的游戲目標而產生的變體,玩家一樣擁有搜尋,探索,戰斗的體驗,并加入了撤離體驗。
在如今市場上,玩家已經接受過大量相關游戲教育,玩家會在復合體驗中追尋某一類更適合自己體驗目標的游戲。玩家類型變得相比之前更加具體。很難像當時環境下所產生的大盤群體效應。所以短期內“搜打撤”還無法達到吃雞一樣的現象級表現。
| 涼屋游戲創始人&CEO 李澤陽
在我看來,“搜打撤”本質上不是一個類型。它比類型的范疇更大。吃雞的玩法是一套非常具體的存在。與之相比,“搜打撤”更像是Roguelike——它是一個內容的組織框架,只需要滿足押注、博弈、獲得超額收益的循環,任何游戲都可以“搜打撤”。
因此我覺得,“搜打撤”玩法和其它玩法有很多結合點。市面上的各種游戲,乃至是《暗黑破壞神4》這樣的成熟產品,都有機會與“搜打撤”做融合,只是這種品類滲透暫時還沒有大面積發生。
|頭部MCN碎星文化創始人&CEO 清酒
這個問題可能得從兩個視角回答。
如果是以行業從業者的視角,對比PUBG、和平的數據,“搜打撤”玩法還遠遠沒有達到所謂的“吃雞”級的現象,不論是PUBG的steam最高同時在線人數、當時的網吧占有率和滲透率,還是和平曾經官宣的8000萬日活,還是有不小差距的。“搜打撤”更像是在所有市面上的流行玩法走到窮途末路時,突然柳暗花明的一個新方向,也是未來大家愿意重注all in的一個方向,我自己公司目前在服務的產品就至少有3個“搜打撤”新品。
但如果是以個人創作者或用戶的視角,一定程度上它已經超越了“吃雞”。因為在創作者的圈層,這個玩法類型基于自身完整的產業鏈(俱樂部+商行的生態),在無差別的虹吸所有游戲品類的創作者,從王者到永劫,從瓦到CSGO,許多創作者都希望在這個玩法體系下分一杯羹。在用戶的圈層,“搜打撤”的玩法基于其經濟系統的特殊性,很有效地給自由職業者提供了有效的變現方式,這種現象在“吃雞”玩法橫行的年代是沒有對應的基礎建設、消費能力和用戶根基可以支撐的。
總而言之,如果給一個不那么模棱兩可的答案,我會說“搜打撤”玩法還沒有到達吃雞玩法的高度,但是未來的流行趨勢一定會屬于“搜打撤”,等到更多“搜打撤”like產品問世的時候,我也就可以肯定的說,這個玩法絕對會是超越吃雞類玩法的存在,且有可能會更長青。
|《逃離鴨科夫》制作人 Jeff
先疊個甲,純PVE的“類塔科夫”作為非長線運營游戲不在此討論范圍內。
我認為“類塔科夫”確實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吃雞”級機會,但目前仍有很多設計上的問題有待解決,比如如何平衡養成和公平性,如何平衡PVP和PVE內容的占比,如何控制經濟體系讓其不至于通脹崩潰,我認為在這些問題上不能走極端,也不能頭疼砍頭,需要針對每一個問題想出更好的解法。
比如,我認為加強PVE內容的占比是一個很好的調和PVP挫敗感的手段,雖然玩家需要PVP帶來的壓力,或者說是不安全感,但不一定非要極致高壓,也需要一些其他的東西來調和一下對抗的烈度。
|倒閉游戲公司老板 江湖人稱石老怪
個人觀點,“搜打撤”取代吃雞是必然的。縱觀FPS游戲的發展,它最大的成就感一直來自于玩家的主觀感受:我的槍法變強了。這種變強的驅動力,會一直激勵玩家反復進行游戲。
但這個驅動力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產品最終只能走電競化,通過精彩的賽事和明星選手,維持玩家對游戲的熱情。這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并且是持續性多年的運營,最終是資金充足的巨頭公司形成壟斷。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玩家承受不了高強度的對戰,慢慢失去了游戲熱情,所以電競化的FPS游戲,運營得越久就會越來越不好玩。
而“搜打撤”改變了這個模式,玩家的樂趣不再是單純的擊敗對手,還可以是倉庫里的高價值物品。個人的槍法會不會變強不再重要,倉庫價值在提升,這是一個新的可以炫耀的點。不同的玩家在游戲里,都可以得到不同的體驗,玩家群體的基數就大得很多。
同時,“搜打撤”玩法天生就非常適合直播,不論是猛攻還是開保險,都讓牢牢抓住觀眾的眼球,這是傳統FPS游戲所不具備的,在宣傳上也被降維打擊。
|B站知名游戲Up主 國電武術館館長
每隔幾年,FPS就會有一個新玩法大火,從CS那種爆破對戰玩法,再到CF、CSOL時期的生化玩法、再到OW的技能射擊、吃雞的大逃殺,我們可以觀察出來這個周期大概是在5年。而如今玩家對上一代玩法顯然是有所疲憊,急著尋找新玩法,因此社交屬性非常重的“搜打撤”應運而生,拿到好的東西可以社交炫耀又讓這個游戲有著開出好盲盒時的喜悅心情,考慮到前段時間labubu的爆火,泡泡瑪特的市值突破,我覺得“搜打撤”絕對是下一個FPS風口。
|知乎游戲板塊活躍答主 小七
狹義的“搜打撤”是電子游戲進入21世紀之后三個新生品類進化線的交匯處。一條線是軍事大戰場類游戲的發展,在技術上滿足了開放世界地圖,大面積可探索區域和復雜建筑內構,能讓玩家依托掩體和道具進行長TTK的戰斗博弈,在這個基礎上再加入大量可拾取道具,幾乎同時誕生了BR和“搜打撤”兩個風靡全球的品類。第二條線是SOC生存類游戲,強調黑暗森林博弈,強化了角色的RPG屬性,尤其把角色的各項生理指標對角色性能的影響顯化,讓玩家時刻關注自己的角色狀態并且合理使用道具來克制負面狀態。第三條線是MMORPG+射擊,依托經濟體系驅動和社交驅動,“搜打撤”用更符合射擊語境的RPG系統來承載角色的成長,數值也是在前人充分探路和試錯的基礎上選擇了甲彈對抗。所以說“搜打撤”這個玩法的誕生和流行是歷史必然的選擇。
歷史的偶然在于做出臨門一腳突破的是俄國同行,他們苦寒之地的底色賦予了《逃離塔科夫》冷冽殘酷的調性,也帶來了極深且長的學習曲線。沒有邁過學習門檻的玩家要么望洋興嘆遲遲無法入坑,要么在一次次意外死亡中怒刪游戲,跨過了學習門檻的玩家則欲罷不能、越挫越勇,以鮮血為課本,從獵物成長為獵人。
這個品類再發展,一方面擅長滿足用戶情緒價值的中國公司下場,通過更好的運營和反作弊技術把小眾的品類推向大眾市場,獲得了國外同行難以企及的商業成功。另一方面,“搜打撤”也與射擊玩法剝離,保留基于經濟系統的長線博弈逐漸與其他品類融合,變成“核心玩法+“搜打撤””的形式。我相信現在的格局一定不是“搜打撤”的終點,經濟博弈和MMO化的大門已經打開,會有更多的玩法要素參與化學反應,進化出下一代橫掃全球市場的主流玩法。
|行業觀察人士 行舟
在我看來,“搜打撤”(特指射擊框架下)的市場規模未必比吃雞射擊小,“搜打撤”和大逃殺都是本質都是在玩法規則上的創新。
在競技的核心體驗之上通過規則把隨機性心流放大,所以大家可能會習慣性的把這兩個玩法放在一起比較,而這兩個玩法又和射擊完美耦合。“搜打撤”帶來的全新隨機性和提升體驗是很有可能擴大并且替代掉一部分吃雞市場的,所以我是比較相信這個規模更大的。
后面值得期待的是“搜打撤”框架還能和哪些玩法融合,之前吃雞和武俠誕生了永劫無間,但是目前來看近戰+“搜打撤”好像并沒有那么容易。
|36氪游戲主編 劉士武
“搜打撤”會是一個很大的機會,不過能不能做到吃雞級還很難說。吃雞相對來說游戲門檻更低,玩家每開啟一局都不需要消耗任何已有資源,每個玩家在對局里都是平等的;“搜打撤”需要玩家有投資理念——打裝備、打任務或者打錢,都需要在進入戰局前投資相應的戰備——這樣的機制還會帶來游戲虛擬道具市場的通脹或通縮,影響因素來源于玩家數量、道具爆率、任務設定等多個方面,雖然開發團隊已經在數值方面做的足夠好了,但各方因素動態變化帶來的影響,依然會給游戲的長期發展帶來不確定性。此外,一部分休閑玩家還是習慣沒有任何損失的快節奏射擊游戲。
所以從現有的玩法上來看,“搜打撤”想擁有吃雞級的用戶規模還面臨著很大挑戰。
目前爆火的三角洲,它作為網游的游戲品質已經相當高了,且覆蓋PC和移動端。再加上社交和發行領域的能力,這樣的研發+市場優勢是別的廠商難以企及的;其次,三角洲的經濟體系已經在這個細分領域做到了極致,所以短期內幾乎不會出現強有力的挑戰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