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比誰走得快:誰先升職了,誰先賺到第一桶金了,誰先買了車,誰先在朋友圈打卡了海外旅行。似乎只有走得快,才是優秀的證明,才有底氣對外宣告:“看,我過得不錯。”
可是真的走得慢就一定是失敗嗎?
小陳是我們公司最慢的一個人。剛進公司的時候,同期的同事幾個月內就有人升到了小組長,跑客戶、談項目、簽單子,一套流程快得像流水線。只有小陳,始終做著最瑣碎的事:收集資料、整理數據、給前輩跑腿送文件。別的同事都覺得他沒啥出息,連他自己也曾懷疑過,自己是不是不夠聰明。
可有一次,部門接了個特別麻煩的大項目。別人手里忙著客戶,沒人愿意碰那些麻煩的舊數據,只有小陳一個人坐在電腦前,翻了一周的報表,把三年前的數據一條條對上,又做成了最細致的對比表。最后,整個項目順利收尾,客戶指定要他留下來做后期。
那次之后,他升職了。別人問他有什么秘訣,他還是憨憨地笑:“我就是比別人慢點,怕自己漏掉細節,就只能花時間。”
有些路,的確可以跑得很快,可有些路,只有走得穩,才不至于摔得太狠。
我還記得大學時認識的阿敏。她讀書時成績普通,家境也普通,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閃光點。畢業時,大家都在拼命投簡歷、找關系、爭著進大公司,她卻默默留在校園附近一家小培訓機構做兼職助教,每天帶孩子寫字畫畫。
那時,很多同學都笑她:“你這算什么正經工作?掙那點錢還不如出去找大公司拼一把。”
可阿敏只是笑笑,誰勸也不動搖。她一邊帶班,一邊學兒童心理學,一點點考證書,攢經驗。別人換了好幾次工作,有的人混不下去干脆回了老家,而她卻在原地深耕了五年,終于攢夠了錢,開了屬于自己的少兒美術館。
再后來,我們有同學去她的美術館看,發現環境好得像個小樂園,一堆孩子在里頭涂涂畫畫,父母們坐在外面聊天,隔著玻璃窗都能看到她一臉耐心地蹲在孩子旁邊。誰能想到,當初那個被嘲笑“走得太慢”的女孩,成了這一行口碑最好的老師之一。
很多人羨慕她運氣好,可只有她自己知道,最開始她連房租都要跟家里借,畫筆是買的二手貨,裝修是自己下班后和朋友一點點刷墻做出來的。
這世上有太多人告訴我們要快,要拼,要卷,可很少有人告訴我們,有些事情慢下來更可貴。比起一味加速,有時候慢慢來,扎穩根,才是最不容易被替代的力量。
你可能覺得自己現在走得太慢,別人的人生好像都在加速,而你還在原地磨磨蹭蹭,可你要相信,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積累,早晚會變成你最堅實的底氣。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是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花了時間的人。一個書法家寫了一萬遍字帖才寫得一手好字,一個醫生熬了十年夜班才敢獨立上臺主刀,一個老師講了一百次錯題才知道怎樣一句話講懂。
慢一點沒關系,只要不放棄,不自我懷疑,不被周圍催促的喧囂淹沒,你終究會走到你想去的遠方。
別怕走得慢,慢沒關系,只要不后退。那些你咬著牙堅持下來的日子,那些被人看不起也沒放棄的時間,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開花結果。
等那一天,你會感謝當年那個沒有被別人的腳步催著跑,而是一步步把自己扎穩的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