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的朋友肯定注意到一個現象:比亞迪10萬級別的車型,清一色都是插電混動,根本看不到增程技術的影子。
比如爆款車型秦PLUS DM-i,起售價9.98萬,電池容量僅12度電,成本比同級別增程車低了一大截。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其實,這背后藏著比亞迪精明的商業策略和技術路線選擇。
比亞迪深耕插混技術已有16年之久。從2008年推出第一代混動系統開始,到如今第五代DM技術,發動機熱效率已經達到43%。
這套系統最大的優勢在于:高速行駛時發動機可以直接驅動車輪,比增程式省油15%以上。
反觀增程式電動車,要實現基本的純電續航能力,電池容量至少要40度起步。按照當前電池成本計算,光電池這一項就要多花2.4萬元。再加上大功率電機等配套設備,整車成本直接飆升。
對于10萬級車型的消費者來說,價格敏感度極高。讓他們多掏3萬元選擇增程版本?這顯然不符合市場規律。
我們來看一組對比數據:問界M9售價50萬左右配備40度電池,而比亞迪海豹DM-i僅16萬左右,電池18度,兩者純電續航差距不過30公里。多花的錢,足夠普通用戶加十年油了!
插混技術之所以能控制成本,關鍵在于其精妙的結構設計。比亞迪的發動機可以直接參與驅動,省去了大功率電機的成本。
以秦PLUS為例,12度電池成本僅8000元,而增程車電池成本卻會翻三倍。在10萬級市場,用戶對1萬元的價格差都極為敏感,增程技術根本沒有生存空間。
更關鍵的是,增程式在高速工況下的油耗表現一般。如理想L7高速虧電油耗高達9-10L/100km,比傳統燃油SUV漢蘭達還要費油。而比亞迪插混車型虧電油耗僅3.8L/100km,這才是消費者真正需要的省油利器。
比亞迪之所以能把插混車型價格下探到10萬以內,靠的是16年的技術積累。其雙電機系統效率提升27%,成本控制已達到極致。如果改用增程技術,整車價格至少要上漲3萬元,這會讓預算有限的消費者望而卻步。
當前市場格局已經非常清晰:10萬級用戶更看重經濟實用,高端市場則可以接受增程的"純電體驗"溢價。比亞迪深諳此道,將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畢竟對普通消費者來說,省油省錢才是硬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