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啡哥注意到,備受矚目的電影《醬園弄懸案》,終于登陸中國香港市場了,作為香港本土導演,陳可辛又坐擁主場優勢,票房大爆應該板上釘釘了吧?
然而,事與愿違,陳可辛直接走了成龍的老路。成龍的好萊塢電影《功夫夢2》在香港票房慘淡,此前的《龍馬精神》也同樣翻車,陳可辛這部新作幾乎完美復制了這條撲街之路。
經過內地市場一個月鏖戰,再隨著香港地區的開畫,《醬園弄》兩部曲,其第一部“懸案”的院線征程已基本接近尾聲,成績讓人大跌眼鏡,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啡哥大膽預測:此片會讓制片方歡喜傳媒血虧至少2個億!如此重磅的陣容,又產出如此之低的票房,真叫虧到懷疑人生啊。
3天僅收48萬,《醬園弄》香港票房撲街,皮特把章子怡打懵了
7月17日,香港電影市場迎來了五部新片開畫,經過三天競技,留在榜單上面的新片只剩下《名偵探柯南:獨眼的殘像》《魔法藍精靈》和《醬園弄懸案》了。
榜單排名前三分別為《F1狂飆飛車》《超人》和《侏羅紀世界4》,香港市場仍然被好萊塢大片主導著,純正港片全軍覆沒,國產電影也就只剩下《醬園弄懸案》這一部了。
奪得冠軍的是皮特主演的《F1狂飆飛車》,該片上映第24天,香港總票房達到4533萬港元,并蟬聯多日票房冠軍寶座,目前低于《哪吒2》《碟中諜8》,年度排名第三。
從數據方面可以看出,《F1狂飆飛車》的后勁相當猛烈,在經過多輪新片沖擊之下,還能在上映20多天,榜單名列前茅,說明這部高質量電影得到了香港市民的追捧。
緊隨其后的是滾導華納DC超英大片《超人》,由大衛克倫斯韋和瑞秋布洛斯納安等人主演。
香港上映第10天,累計票房997萬港元,即將挺進1000萬港元大關,目前的表現還算穩健,最終的落點成績預計會在2500萬港元。
寡姐領銜主演,斯皮爾伯格監制的《侏羅紀世界4》,開畫第19天,香港市場開畫第19天,累計票房2514萬港元,奪得季軍。
這部恐龍大片口碑不咋樣,但香港票房還可以,內地也突破了5億元大關,成了暑期檔第一部破5億影片。
最新劇場版《名偵探柯南:獨眼的殘像》在香港票房表現低迷,開畫第三天單日報收30萬港元,總票房僅95萬港元,排名第六,與內地市場的火爆形成鮮明對比。
同期上映的《魔法藍精靈》同樣不盡如人意,位列第八,總票房僅63萬港元。
票房起不來的主要原因是排片受限:《柯南》第三天僅獲80個場次,比《F1:狂飆飛車》少三成多;《魔法藍精靈》排片更少,場館資源被好萊塢大片擠占。
這兩部新片在香港市場雙雙遇冷,說明重磅好萊塢大片的強勢壓迫和排片競爭是相當殘酷的,上座率不行,搶不到排片,就算你想看,也看不到。
第九名便是章子怡主演的《醬園弄懸案》,由陳可辛執導,集結雷佳音、楊冪、趙麗穎等全明星陣容的犯罪懸疑片。
影片的香港市場表現有些讓人匪夷所思,首日票房14.9萬港元,開畫3天僅收48萬港元。因關注度低,第三天排片也只有91家場館。
根據當前走勢,預計《醬園弄懸案》在香港市場的總票房將止步于250萬港元,遠低于預期,與成龍的《功夫夢2》在香港的票房慘敗如出一轍,堪稱撲街教科書。
很明顯,章子怡這是被皮特打懵了啊。
獲悉,陳可辛為這部電影在香港上映,還舉辦了一個簡單的首映禮,出席的明星有他的太太吳君如,梁朝偉、容祖兒、陳偉霆等明星。
由于內地票房不佳,為了節約宣發成本,香港這邊也沒有做盛大的首映禮活動,更沒有要求章子怡等明星出席。
看到香港票房排行榜,說一下題外話,香港這么大的市場,為啥全讓給好萊塢?咱們內地的暑期檔幾部電影,發行商為啥如此不重視香港市場?
包括姜文的《你行你上》,高質量動畫《羅小黑戰記2》,大鵬《長安的荔枝》,追光動畫《聊齋蘭若寺》,以及即將上映的《南京照相館》《戲臺》和《731》,沒有一部是同步公映的。
啡哥呼吁國內制片發行商,請重視中國香港地區的電影發行工作,也希望未來能夠同步公映國產大片,畢竟咱們同宗同脈。
分賬票房1.24億,《醬園弄》處于下映狀態,歡喜傳媒虧到懷疑人生
明天是7月21日,也是《醬園弄懸案》內地上映一個月的時間,片方已做了院線密鑰延期工作,下映日期為8月20日,但內地的單日票房現在已下滑到幾萬塊,和下映也基本沒啥區別了。
影片的預算成本為5億人民幣,分為兩部曲,加上宣發費用,院線票房至少不能低于15億,要不然虧損在所難免。
也就是說,單部電影的票房需要達到7.5億元,才能實現盈虧平衡,而《醬園弄懸案》目前僅實現了3.75億元,加上香港地區,以及東南亞那些微不足道的票房收入。
完了!
《醬園弄懸案》票房撲了!
按照37.46%的比例計算,片方分賬票房將會的得到1.24億,另外算上流媒體版權出售和其他地區票房,總收入撐死也就1.5億元。
單部成本2.5億,減去1.5億,第一部《醬園弄》直接虧損1億。
目前豆瓣開出的評分為5.7分,創下了陳可辛導演生涯口碑新低,受其口碑拖累影響,第二部《醬園弄》的上映前景不容樂觀,預計票房難以超越第一部。
如果最終和第一部票房打個平手,那陳可辛會給投資方帶來2億元巨額虧損,第二部低于第一部票房,虧損會持續加大,虧2個億以上是跑不掉了。
影片的主要投資方為歡喜傳媒。
在電影產業這片波濤洶涌的海洋中,投資者的航船時常遭遇風浪,而這一次,歡喜傳媒這艘豪華游輪,似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風暴。
這不僅讓人們對電影的品質和市場策略產生了質疑,更將目光聚焦在了背后的投資方,歡喜傳媒,以及其核心人物徐崢身上。
歡喜傳媒由董平、寧浩、徐崢和項紹琨先生于2015年聯合創辦,旗下綁定了眾多知名導演,如陳可辛、王家衛、張藝謀等。
該公司之前制作出品了很多爆款影片,如文牧野的《我不是藥神》、寧浩的《瘋狂的外星人》、張藝謀的《滿江紅》等。
就算有頂級配置和大導演加盟,歡喜傳媒在其成立9年內,有7年處于虧損狀態,累計虧損超23億港元。
如今,《醬園弄》的票房失利,歡喜傳媒虧到懷疑人生那是跑不掉了。
歡喜傳媒這家公司之前獨創了導演合伙人制度,就是將導演與公司利益緊密捆綁,通過配股和簽訂合作協議等方式,吸引了眾多知名導演加盟。
這種方法與楊冪的老東家嘉行傳媒是一樣的,只不過,歡喜傳媒綁定的是導演,激勵導演創作出更高質量的作品,同時分享公司的成長紅利。
但是,效果呈現了爆款電影與虧損的悖論,有時候突然大爆,有時候又顆粒無收,甚至虧損嚴重。
2016年,歡喜傳媒引入王家衛、陳可辛等導演時,配發了大量新股,導致當年虧損12.52億港元;
2018年,引入張藝謀時,再次配發新股,因2.7億港元的非現金開支,導致當年虧損4.45億港元。
這些年,歡喜傳媒參與制作出品的電影總票房已達到224億元,其中多部電影單片票房超過10億元,如《滿江紅》《瘋狂的外星人》《我不是藥神》《港囧》等大爆款。
這些確實為公司賺了不少,但虧損的電影也很多。
比如寧浩導演,劉德華主演的《紅毯先生》,預算成本2.6億,票房僅,9364萬,直接虧損超過2億;
還有張國立導演,范偉、周冬雨主演的《朝云暮雨》,成本1億,1881萬元,又虧了8000萬;
還有李陽導演,張若昀、鐘楚曦主演的《從21世紀安全撤離》,以及顧長衛導演,葛優、王俊凱主演的《刺猬》這些全部都是虧本的。
他們也有最為得意的案例,那就是徐崢的《囧媽》,此片在大流行時代,以6.3億人民幣賣給了某家流媒體平臺,徐崢和該公司直接獲利,少了上院線票房不佳的風險。
不過,徐崢和歡喜傳媒賺了錢,卻輸了口碑,因徐崢破壞行業規則,被多家院線公開抵制,宣稱將減少歡喜傳媒電影的排片。
不知道,這次《醬園弄懸案》與此次抵制是否存在關聯,但啡哥覺得影響很小,電影的質量還是排在第一位的,沒有哪家電影院不想賺錢的。
《醬園弄》的翻車陳可辛要負主要責任,因為此片的制作開支主要有兩項,一是在上海搭建“醬園弄”電影場景,二是全明星陣容的片酬。
什么雷佳音、楊冪、趙麗穎、易烊千璽、李現、此沙、大鵬、范偉、張子楓、梅婷、章宇等一眾知名度較高的演員。
請這些明星是要花大錢的,我懷疑1.24億的分賬票房可能不足以支付給演員的片酬。
如果《醬園弄》只請章子怡主演,再來幾個稍微有點知名度的配角,其余的全部用新人演員,投資不可能會攀升至5億人民幣,就算院線票房表現不佳,也不至于虧這么多。
還有,最關鍵的還是質量不行,影片在獵奇和懸疑上想盡了辦法,但原型故事就那樣,只能拍成時代背景下的人物群像戲,這導致了故事內核不能引人入勝。
《醬園弄》到底是拍給誰看的?和王晶說的一樣,陳可辛既想要票房,又想要獲獎,哪有那么兩全其美的事啊。
希望陳可辛下一部作品,為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觀影體驗。
結語:
《醬園弄》票房撲街,讓陳可辛和章子怡顏面盡失,也把歡喜傳媒推向了風口浪尖。香港票房排行榜上,好萊塢大片的碾壓和國產電影的低迷,更是折射出市場的殘酷真相。
2億元的虧損,像一記重拳,打得歡喜傳媒喘不過氣。但電影圈從來都是高風險高回報的游戲,這場風浪也許只是暫時的低谷。
只要找準方向,調整策略,歡喜傳媒未必不能翻盤。畢竟,風浪越大,魚越貴,誰說這不是一次浴火重生的前奏呢?
對于《醬園弄》這部電影,您有想說的話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