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節氣中國:
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話題,既有文化深度又有商業潛力。
節氣作為中華文明的獨特時間體系,其商業價值挖掘有幾個關鍵維度:
首先是文化符號的稀缺性,二十四節氣已被列入人類非遺,這種國家背書具有不可復制的優勢;
其次是內容延展性,每個節氣都自帶物候特征、民俗活動和飲食傳統,天然適合產品開發;
再者是時間周期性,每年固定的節氣節點為品牌提供了自然的營銷節奏。
惋惜的是,節氣又是一個被表面化利用的商業符號
現在市場上常見“貼標簽”式營銷,比如隨便在月餅盒上印個秋分就算節氣產品。
而真正有生命力的商業開發應該吃透文化內核再創新,比如立夏的“稱人”習俗完全可以轉化為現代體重管理產品,清明的青團能發展出健康艾草系列食品。
更值得深入的是節氣背后的哲學智慧
古人“與天地合其德”的生態觀,對當下過度消費主義是種反思。
遺憾的是大部分的商業開發只停留在了賣貨層面,像“驚蟄吃梨”這樣的習俗,完全可以結合現代營養學做出高端健康品牌。
或許以強調節氣是“東方生活藝術的時序指南”,打開另一扇高端市場的門。
— End —
來源/伊品鄉
鄉村品牌研究院鄉村經濟規劃師
致力于鄉村產業規劃、經濟業態設計與方案設計
→【 伊品鄉專欄 】
→【二十四節氣】
圖/來自網絡,侵刪
編輯/中農數創聯合設計分隊
校審/鄉村品牌研究院
鄉村振興,創意先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