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熱浪裹著蟬鳴撲滿臉龐,壽縣古城墻下的爬山虎又爬高了半尺 —— 大暑到了!這座藏在千年古城里的二十四節氣館,正悄悄上演著一場關于 “最熱時節” 的奇妙派對。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二十四節氣館,看看古人在沒有空調的日子里,是怎么把大暑過成詩的~
剛踏入序廳,數字光影技術打造出的奇幻場景,生動地演繹著大暑節氣的天文奧秘。2000 多年前,《淮南子》首次完整記載二十四節氣,而大暑在其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在這里,通過互動屏幕,我們可以了解到大暑時太陽的運行軌跡,以及古人如何通過觀測天象來確定這一節氣。
同時,展廳中詳細介紹了大暑的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配以栩栩如生的場景模擬,讓我們感受大暑的物候變化。
農民伯伯的 “大暑生存指南”,藏在農具里的智慧
移步至 “依時而耕” 展廳,便能深切感受到大暑與農耕的緊密聯系。
館內陳列著各種傳統農具,以及還原的農耕場景,向我們訴說著在大暑這個關鍵時期,農民們辛勤勞作的故事。大暑時節,雖然酷熱難耐,但卻是農作物生長的黃金時期。
對于壽縣地區的水稻種植來說,此時農民們需要精心灌溉、施肥,確保水稻茁壯成長。通過多媒體展示,我們還能看到不同年代農民們在大暑的勞作方式,以及現代科技如何助力農業生產,讓古老的農耕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
大暑養生:藏在細節里的 “度夏指南”
大暑養生,關鍵在 “防暑祛濕”,記住這幾點,安穩過夏:
防暑為先:避免在正午高溫時外出,外出帶好遮陽帽、扇子,及時補充淡鹽水或綠豆湯,謹防中暑。
祛濕為本:少吃生冷,以免損傷脾胃;可多吃冬瓜、薏米、綠豆等利濕食物,也可煮點紅豆薏米水當茶喝。
作息順應天時:中午可小憩 15-30 分鐘,養足精神;傍晚后適當散步、打太極,避免劇烈運動。
情緒忌 “火”:“大暑易心浮氣躁”,可聽聽舒緩的音樂,或找陰涼處靜坐,保持心態平和。
現在就出發!這份 “大暑探館攻略” 請收好
隱藏玩法:二樓有文創蓋章區喲,可以蓋章喲,同時還有節氣紀念幣等待著你們喲~
必吃周邊:三樓售賣壽縣自制的豆乳奶茶,可以品嘗一下哦!
開放時間:
周二到周五9:00-18:00(17:30 停止入場)
周末9:00-19:00 (18:30 停止入場 )每周一閉館
地址:
壽縣西大街二十四節氣館
走出展館時,夕陽正把東城墻染成蜜糖色。護城河的荷葉上,蜻蜓突然飛起 —— 原來大暑的浪漫,從來都不在空調房里。這個周末,要不要來這里,和古人赴一場關于熱與涼的約會?
▌來源:壽縣二十四節氣館
▌編輯:龍震琳
▌審核:小紅花
▌抖音號:@shouxianren20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