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廳》最新一期「翻車」了,表面上看是因為姜妍煮了半生的魚給客人,但實際的根本原因卻是「完美姐姐濾鏡」。
看到姜妍因一條未煮熟的魚,瞬間眼眶泛紅。
我第一反應并非心疼,而是心中猛地一震:原來我們都已經習慣了,看到女明星零失誤的常態,一旦她出現了瑕疵,仿佛天就塌了。
女生搞砸了,原來也能被原諒
這期節目最厲害的地方,不在于鍋沒蓋,而在于它直接打破了「女生必須全能」這樣一個潛藏已久的規則。
其他綜藝節目往往通過游戲懲罰來制造笑點,而它卻是借助生活場景中的一個小意外,徹底顛覆了觀眾原本的預期。
原來姐姐也會把事情搞砸,而在搞砸之后,竟然還能被理解和包容。
恰恰就是這一點,反而成為了節目最大的亮點。
回顧一下事情的沖突點。當時姜妍做了一道名叫「妍年有魚」的菜,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這道菜最終呈現在客人面前的時候,卻是半生的。
客人當即表示不滿生氣變臉了,并且明確提出不會為這道菜買單。
為了緩解客人的憤怒,沈月給人遞飲料,丁禹兮在旁邊一個勁兒地夸獎,整個過程那叫一個順暢,就好像提前排練過似的。
可當鏡頭一掃到姜妍不停地摳手指的那一瞬間,我立馬就明白過來,這可不是事先安排好的劇情,而是真真切切的尷尬場面呀。
成年人的體面,是幫你圓場不戳穿
這道「妍年有魚」的菜是由岳云鵬和姜妍一起烹制的,其中岳云鵬負責煎魚,而姜妍則負責燉魚。
看到岳云鵬搶著承擔「背鍋」責任的那瞬間,我沒忍住就笑了。
他一句「是煎的時間太短啦?怪我!」
很輕松地就把那種尷尬給化解了,就跟用水把它沖淡了似的,變成了相聲里那樣的幽默。
可等他轉頭在飯桌上又很坦然地把問題擺開來講,這就好像先在傷口上撒了把鹽,接下來又輕柔地貼上了創可貼。這一手啊,比單純說幾句安慰的話強太多啦。
事后的總結大會,黃曉明僅罰一塊錢的操作被夸贊登上熱搜,不過我卻察覺到了另一面:他首先以免單之策穩住顧客,接著又借助「一塊錢」為姜妍搭起了臺階。
管理學的相關教科書恐怕都不敢寫得如此細致,他在現場即興演繹完畢后,還順勢樹立起了「暖心店長」的人設。
不是雙標,是油煙里的狼狽更真實
說個對比,在《浪姐》中姐姐一旦失誤,便會被彈幕罵「劃水」;而在《中餐廳》里呢?卻是大家一起哄著孩子。
這并非是觀眾存在雙重標準,而是因為場景有所不同:廚房本身就是容易翻車的高發區域,所以大家自然而然地對那些在油煙中顯得狼狽的情況,更加寬容。
為什么我們愛看「姐姐翻車」?
因為生活里早被「完美女性」卷麻了。
看到姜妍站在灶臺前眼神發直,我想到自己第一次做可樂雞翅粘鍋到鏟不動的夜晚。
原來女明星同款崩潰,治愈效果堪比心理咨詢。
這溫柔是給女性困境的隱形蓋章
如果今天翻車的是黃曉明,輿論還會這么溫柔嗎?
大概率被吐槽「中年大叔連魚都搞不定」。
性別互換,鍵盤已經腥風血雨。
所以節目的溫柔,其實是對女性困境的隱形蓋章。
還有個小細節,姜妍之后呢,又做出了一道摩洛哥融合菜,不過客人卻離開了。
彈幕飄過「錯過一個億」這樣的話,我卻從中看到了當代社交的一種寫照。
我們總是習慣用「補償」這種方式來彌補遺憾,可是一旦時機過去了,即便再貴重的菜也都涼了。
允許搞砸,才是對姐姐的真松綁
別急著罵節目消費女性的脆弱之處。
它至少讓我們看見:能夠哭、能夠補救,能夠在第二天繼續站在灶臺前,這才是對姐姐真正的放松束縛。
比起那完美的人妻劇本,我更希望能看到不那么完美的姜妍多留幾期。
當然也有被「劇本感」所影響的瞬間。
比如丁禹兮轉述客人夸贊炸雞的那段話時,語氣就像在背誦臺詞一樣。
可隨后他轉頭一看,卻發現自己真的跑去查詢薄荷的品種了,這時又覺得這個小孩挺努力的。
畢竟是真人秀節目,半真半假才更具觀賞性嘛。
下次閨蜜聚會誰敢甩鍋「我做飯肯定翻車」,我建議直接甩鏈接給她們看這期。
畢竟連女明星都被允許搞砸,我們普通人還有什么資格內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