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寶爸寶媽們!今天咱來聊聊《給焦慮的小樹苗松土:六個讓童心舒展的魔法》。
想象一下哈,清晨露珠在葉片上晃悠,教室后排的孩子小手緊緊攥著鉛筆,橡皮擦在作業本上都畫了第五個同心圓啦。孩子焦慮起來,就像藤蔓纏住成長的腳步,這時候咱就得化身園丁,用點巧思給他們松松土。
第一個魔法,捕捉情緒信號,就像當橡皮開始“跳舞”。你有沒有發現孩子最近老把橡皮藏書包里呀?焦慮來的時候,身體會發求救信號,像老擺弄文具、突然咬指甲、裝肚子疼逃課啥的。這時候別忙著說教,玩個“情緒溫度計”游戲,用紅黃藍卡片代表不同心情,讓孩子把橡皮當溫度計,放學后投進對應顏色的罐子。這樣焦慮就像彩色小石子,恐懼也能數得清啦。
第二個魔法,創造安全島,在客廳搭個情緒樹屋。在客廳角落鋪個毛絨地毯,掛個遮光簾,這就是孩子的情緒樹屋啦。再準備點發光星星燈、沙漏計時器和彩虹棉花糖。焦慮來的時候,這兒就是秘密基地。還能約定個暗號,說“北極熊要冬眠”,就代表要15分鐘獨處時間。這儀式感就像魔法咒語,讓孩子有掌控感,安全感就回來啦。
第三個魔法,換個角度看問題,把烏云變成棉花糖。孩子說“我永遠學不會游泳”,別急著糾正,試試“望遠鏡視角”,問問“五年后的你穿越回來,會咋安慰現在的自己”,還能用故事接龍重構認知,問問“焦慮是小怪獸,它最怕啥”。孩子把“考試考砸”想成“給知識充電的機會”,認知就開花啦。
第四個魔法,身體密碼,讓手指跳支圓舞曲。焦慮會卡在身體里,試試“手指交響樂”,左手食指敲右手掌心,數七下換另一只手,或者玩“情緒橡皮泥”,把焦慮捏成怪獸再揉成太陽。把深呼吸變成“吹蒲公英比賽”,運動變成“追逐彩虹泡泡”,身體就是最好的減壓閥。
第五個魔法,共建情緒天氣預報站。在冰箱貼個天氣轉盤,每天和孩子討論“今天心情是晴天還是小雨”,準備“晴天工具包”和“雨天工具包”。孩子會用天氣預報形容情緒,焦慮就像云朵,飄過去就完事兒。
第六個魔法,成長型擁抱,讓焦慮成為成長養料。弄個“焦慮存錢罐”,克服一次小挑戰就投枚硬幣。硬幣叮當響的時候,你會發現那些恐懼的夜晚,都成黎明前的星光啦。記住,適度焦慮是成長的肥料,小樹得經歷點風才能扎根深。
暮色里橡皮擦不“跳舞”了,作業本上的心形涂鴉發光啦。咱別老想著修剪孩子的焦慮,給他們松松土施施肥,那些被恐懼纏的枝椏,遲早能舒展成擁抱陽光的綠蔭!各位寶爸寶媽們,趕緊試試這些魔法吧!
主講人:北京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具有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多重背景,自2008年攻讀心理學,多年的學習精神分析,認知行為治療及家庭治療,擅長于各類型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生涯規劃和人際關系.對于治療驚恐發作及焦慮抑郁經驗豐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