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初中生家長和老師們,你們好啊!今天咱來聊聊初中生情緒低落這事兒,就像標題說的,咱得用溫度融化冰層。
先說說這情緒低落的“冰層現象”,就像有烏云壓住了孩子們的翅膀。有個14歲的小雨,在日記里寫“明明是春天,胸口卻像被凍住的湖面”。初中生情緒低落時,還會有軀體化癥狀,早上賴床時間能延長3倍,食欲下降到平時的1/3,課間操還會獨自躲在器材室。還有“微笑抑郁”這種非典型表現也得警惕,課代表主動收作業卻躲在角落,社團活動時突然消失,朋友圈點贊數驟減到個位數。
這冰層下面的暗流,也就是壓力源,有三重呢。生物性冰點方面,褪黑素分泌紊亂,晚上11點后還清醒;血糖波動,數學課上會視物模糊;內分泌突增,長痘痘會引發連鎖自卑。社會性寒潮有朋友圈的“表演式快樂”,教室后排的“隱形人”效應,家長群里的“成績單攀比”。認知性霜凍就是“考砸一次=人生失敗”的災難化思維,“朋友不回消息=被拋棄”的過度解讀,“必須完美”的自我PUA。
那咋破冰呢?有五把溫度鑰匙。感官喚醒法就是聞檸檬香薰時回憶童年秋千,聽雨聲白噪音時捏減壓球,咬蘋果時感受果肉爆破的觸感。時間折疊術是把“今天要完成作業”拆解,用熒光筆圈出重點題(5分鐘),手機調飛行模式(20分鐘),完成后獎勵口香糖(1分鐘)。敘事重構法是把“我考砸了”改成“這次考試暴露了3個知識漏洞,正好可以……”。微小儀式感就是每天給植物澆水時默念“我在照顧另一個生命,就像有人在照顧我”。能量補給站是建立“5分鐘快樂檔案”,收集搞笑視頻片段、童年照片、朋友祝福語音。
家長和老師也要會溝通。家長別老說“考這么差還有臉玩手機?”,可以說“媽媽注意到你這兩天吃飯很少,需要我陪你去散散步嗎?”老師別喊“又在發呆,出去罰站!”,可以說“這道題你剛才皺眉的樣子,是不是發現了新解法?”同伴也別只說“別想太多,開心點啊!”,可以說“我這周也遇到煩心事,要不要一起去打籃球發泄?”
最后,還得建立情緒預警系統。身體信號燈,黃燈是連續三天早起困難,紅燈是出現自傷傾向或極端言論。三級響應機制,初級是每周固定“吐槽時間”,中級是建立匿名樹洞信箱,高級是聯系專業心理機構。
就像15歲的阿杰在心理咨詢室畫出第一朵冰中玫瑰時說的,“原來被困住的不是我,是害怕的影子”。情緒低落就像冬季湖面的冰層,咱要成為讓冰晶折射出彩虹的光,幫孩子們融化這冰層呀!大家都行動起來,幫幫這些孩子吧!
主講人:北京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具有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多重背景,以真誠地、無條件、積極關注的態度解讀來訪者的內心與行為。從來訪者的角度出發,同感來訪者的感受、尊重來訪者的情感,讓來訪者感受到安全、接納、平等、尊重的咨詢氛圍,陪伴來訪者一起走過迷茫低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