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北京權威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多年的個案咨詢,積累了豐富的咨詢經驗,有卓越的咨詢效果。經過整合以人本主義為中心,結合青少年自身學校人際、師生、同學關系,親子關系,在校成績等綜合全方位因素針對性心理咨詢,同時給予父母在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專業性指導,走出了一條獨特而有效的咨詢道路。
各位家長朋友們!今天咱來聊聊一個讓人頭疼的事兒,青春期孩子打媽媽該咋處理。青春期啊,那可是個變化賊多、挑戰大大的階段,這時候的孩子就跟小怪獸似的,在成長路上橫沖直撞。要是聽到青春期孩子打媽媽這事兒,估計好多人得驚掉下巴,心里也老難受了。那遇到這種事兒,咱該咋整呢?
先控制局面,別讓傷害升級。孩子動手打媽媽的時候,場面那叫一個亂,還挺危險。媽媽這時候可得穩住,千萬別跟孩子直接杠上,不然孩子一上頭,說不定能干出更過分的事兒。要是孩子情緒老激動了,媽媽就先撤,找個安全的地兒,讓雙方都冷靜冷靜。
比如說,孩子因為媽媽沒收手機,直接發飆還動手了。這時候媽媽別立馬跟孩子講道理或者搶手機,把手機放一邊,心平氣和地說:“你現在氣兒大,咱都先消消氣,等你心情好點兒再嘮?!比缓舐榱镒叱龇块g,給孩子點兒自己待著的時間。
接著得傾聽孩子心聲,弄清楚背后原因。等孩子情緒稍微穩當了,媽媽找個合適時候跟孩子好好嘮嘮,耐心聽聽孩子咋想的,為啥干出這事兒。青春期的孩子內心可復雜了,學習壓力大、跟人處不好,或者對爸媽教育方式不滿,都可能讓他們情緒波動。
就像前面那因為手機動手的孩子,媽媽跟他嘮的時候可以問:“我知道你氣壞了,能跟我說說為啥這么不愿意我沒收你手機不?是手機上有重要事兒,還是咋的?”這么一交流,媽媽就能更懂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啦。
再就是表達感受,讓孩子知道自己錯了。聽完孩子的想法,媽媽也得跟孩子說說自己啥感受。告訴孩子他這行為讓自己老傷心、老失望了,讓孩子知道他這么干傷著媽媽了。不過說的時候,注意別一個勁兒指責孩子。
媽媽可以說:“你動手打媽媽,媽媽心里可不得勁兒了。媽媽知道你可能有委屈,但打人可不對,這既傷了媽媽,也解決不了問題。”讓孩子明白打人是不被允許的,會傷人。
然后得跟孩子一起制定規則,規范行為。為了不讓這事兒再發生,媽媽和孩子一起定些家庭規則,說清楚啥行為能行,啥行為不行,違反規則有啥后果。
比如說,可以定個規則:“家里不能有暴力行為,像打人、摔東西啥的都不行。要是違反了,就少玩電子設備。”規則定好了,讓孩子也參與進來,保證他懂了還同意這些規則。
最后要關注孩子成長,多支持鼓勵。青春期對孩子可重要了,他們需要爸媽多關心、多支持、多鼓勵。媽媽得多留意孩子學習和生活,知道孩子喜歡干啥,跟孩子處好親子關系。孩子有進步了,趕緊夸夸;孩子遇到困難了,幫一把。
比如說,孩子在學校參加比賽拿了不錯成績,媽媽可以說:“寶貝,你太牛了!媽媽老驕傲了。你比賽可沒少下功夫,這堅持努力的勁兒值得表揚。”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認可和鼓勵,自信心和自尊心杠杠的。
青春期孩子打媽媽這事兒挺麻煩挺嚴重的,但只要咱方法用對了,聽聽孩子咋想,說說自己感受,跟孩子一起定規則,多關注孩子成長,肯定能幫孩子度過這個特殊階段,親子關系也能越來越好。讓咱用愛和智慧陪著孩子健康長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