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上午8時,實踐隊準時從駐地出發,首站抵達準格爾旗博物館。該館建筑呈“煤晶體”造型,建筑面積16580平方米,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是集歷史文物收藏、展示、研究于一體的現代化場館。進入博物館后,講解員首先向隊員們簡要介紹了中國共產黨發展歷史。隨后,實踐隊重點參觀了民俗風情廳與歷史文物陳列廳。歷史文物陳列廳位于博物館四層,以“文明的曙光”“文化交流的沃土”“多民族和諧共生的家園”三個板塊為脈絡,展示了從史前到清末的準格爾歷史文化發展歷程。廳內收藏歷史文物549件套,其中包括國家一級文物1件套,二級文物27件套,三級文物61件套,涵蓋石器、陶瓷器、青銅器、金銀器等多個品類。隊員們通過近距離觀察文物,深入了解了準格爾旗不同歷史階段的發展軌跡與文化傳承脈絡。此次實踐活動通過將理論知識與實地見聞相結合,使隊員們加深了對民族地區歷史文化的理解,強化了對紅色歷史的認知。實踐隊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基礎,持續探索地域發展經驗,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長安大學經管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隊探訪準格爾旗博物館與黨建展廳
7月15日,長安大學經管學院赴鄂爾多斯暑期社會實踐隊在指導教師李杭航的帶領下先后前往準格爾旗博物館與湖西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黨建展廳,通過實地參觀學習,深化對當地歷史文化與紅色歷史的認知。
民俗風情廳通過那公鎮復原場景、燈油會場景、特色民居、編織地毯、準格爾旗四大小吃模型、騾馱轎等展品,系統呈現了準格爾地區蒙、漢等各族人民的生產生活、衣食住行、節慶禮俗、文化娛樂和宗教信仰。隊員們通過觀察展品、向講解員提問,詳細了解民俗背后的文化內涵,認識到準格爾是多民族和睦相處的和諧家園。
下午3時許,實踐隊抵達湖西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黨建展廳。該展廳面積1300平方米,展出實物史料100多件,圖片資料近1000幅,宣傳片10多部,全面展現了準格爾地方黨組織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的奮斗史、創新史和自身建設情況。在當地講解員的講解下,隊員們系統學習了準格爾旗黨建工作的發展歷程,對基層黨組織在地方發展中的作用有了直觀認識。
供稿:任思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