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電視劇《以法之名》已經收官。
滿屏彈幕都是“張譯又演警察”“這是安欣又來上班了”。
這部劇在平臺的熱度破萬,豆瓣得分 7.8 分。
這些數據亮眼,但觀眾對張譯的表演卻提出質疑。
除此之外,這部劇更被批爛尾。
導演傅東育在微博發文道歉。
“有好有壞。不管是贊譽,還是批評,已經在總結。
比如開篇入戲慢,演員選擇有失誤等等。”
這或許讓人想到的還是張譯。
有人說他演啥都一個樣。
眉頭緊鎖、眼神倔強,永遠是憋著股勁的正派角色。
可回溯二十年前,《士兵突擊》里的史今,卻讓人懷念。
那時候,他的演技雖然青澀,但更自然。
他是觀眾眼里最會變臉的演員,如今成為三金影帝,卻被批為演啥都是一張臉。
到底是觀眾看膩了,還是張譯的演技固化?
當千面演員變成警察專業戶
《以法之名》里的洪亮,穿著檢察官制服坐在審訊室。
熟悉的一幕,總讓人想起《狂飆》里的安欣。
同樣在體制內摸爬滾打,就連握緊拳頭時,青筋暴起的模樣都驚人相似。
這難道是觀眾的錯覺?
翻開張譯近五年的作品。
《重生》里的刑警秦馳、《光榮時代》里的公安干警鄭朝陽、《他是誰》里的刑警衛國平…… 穿警服的角色就占了大半。
但十年前的張譯可不是這樣。
在《北京愛情故事》里,他是唯唯諾諾的鳳凰男石小猛。
擠在出租屋里啃著冷饅頭,眼里的算計和卑微,讓北漂們紅了眼。
《溫州一家人》里的周麥狗,從叛逆少年到海外淘金者。
那種被生活磨出的糙勁兒,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
《親愛的》里幾分鐘戲份的富豪,失去孩子后的瘋癲和脆弱,也演的入木三分。
憑這客串角色,張譯獲得金雞獎最佳男配提名。
那時的他像塊海綿,能吸收各種角色的特質。
導演孔笙說過,“張譯能演好市井小民的煙火氣,也能演出將軍的殺伐果斷?!?/p>
可不知從何時起,這塊海綿好像只吸一種水了。
《以法之名》導演傅東育在采訪里提到,選張譯演洪亮是因為“他身上有種擰巴的正義感”。
這種特質在安欣身上是執拗,在洪亮身上成了疲憊。
可觀眾記住的只有擰巴。
大結局播出后,豆瓣評分從 8.2 掉到 7.8。
吐槽“張譯演啥都一個樣” 的評論,點贊更是過萬。
表演的細節控
張譯的表演,曾靠微表情和細節控,讓他的演技大幅提升。。
《萬里歸途》里有場戲,他飾演的外交官宗大偉,被流彈擦傷額頭。
按理說貼塊紗布就行,可他偏要在紗布外裹層頭巾。說話時總不自覺地用手按一下。
在采訪里他說,“真正的戰場上,沒人會把傷口露出來,那點疼得藏著掖著?!?/p>
的確是,戰場上誰還顧得上形象和傷痛呀。
《滿江紅》里那把扇子更是戲精本精。
面對秦檜時扇面半開半合,遮住半張臉顯露出諂媚。
獨處時扇骨敲著手心,節奏快得好像在算著什么。
最后揭秘時“唰” 地展開,扇風帶著殺氣。
道具師說這把扇子被他改了七次。
早年他總愛琢磨這些沒用的細節。
演《我的團長我的團》時,孟煩了的瘸腿,他每天綁著沙袋走路。
三個月后,真把腿練出了肌肉記憶。
拍《山河故人》,他跟著山西礦工學了半個月抽煙。
把煙卷夾在指縫里,動作都和當地人不差分毫。
可現在這些細節,漸漸成了套路。
《以法之名》里洪亮思考時總愛轉筆,轉著轉著讓人想起安欣轉鋼筆;
他慣用的沉默式爆發,先低頭沉默十秒,再猛地抬頭紅著眼眶。
在三部劇里出現了五次。
有觀眾總結出張譯式表演公式:皺眉 + 抿嘴 + 喉結滾動 = 內心掙扎。
不是他懶得創新,而是市場太愛這一套。
有制片人直言:“投資方就認張譯的正派臉,看到他穿警服就覺得穩了?!?/p>
張譯苦笑,“我想演個反派,制片人說你演壞人觀眾會罵我們的?!?/strong>
從被拒的“丑小子”到頂流演員
其實,張譯的演藝事業并不容易,是從被拒絕開始。
17 歲考軍藝,面試老師看著他:“你這長相,演個兵都不像?!?/p>
后來考中戲,三試被刷,考官的評語是“形象受限,建議轉行”。
最慘的時候,他跑了八個劇組,得到的回復如出一轍。
“你這臉上鏡不好看?!?/strong>
那段日子,他在話劇團當學員,每月工資 350 塊。
整整五年,他沒演過一個正經角色,在后臺給演員遞話筒、搬道具。
有次排《士兵突擊》話劇版,他連袁朗的配音都爭取不到,只能給旁白配背景音。
不甘心的他寫了封 3000 字的長信,托人轉給導演康洪雷。
信里沒說自己多會演戲,只說“我見過真正的軍人是什么樣”。
這封信,讓他得到了史今的角色。
拍史今退伍那場戲,他抱著許三多哭到喘不上氣。
后來才知道,那天他剛收到話劇團的通知,要被調離演員隊。
鏡頭里的眼淚,一半是演的,一半是真的。
誰也沒想到,這個“丑小子”會成頂流。
從 2017 年拿金雞獎最佳男主開始,他五年內橫掃百花、華表、金鷹等八大獎項,主演的電影總票房突破 200 億。
可越往上走,張譯越像被關進了玻璃罩。
外面是鮮花掌聲,里面卻越來越擠。
有次他在片場突然問助理:“我上次演喜劇是什么時候?”
想了半天才想起是七年前的《心術》。
那個插科打諢的醫生霍思邈,現在看來竟像另一個人演的。
停下來的勇氣
今年張譯推掉了七個男主角的邀約。
蒼白的頭發,他眼里有了某種疲憊。
有影評人說:“當張譯不再執著主角光環時,反而找回了表演的松弛感?!?/p>
他自己也說:“老演英雄,怕忘了普通人該怎么走路?!?/strong>
其實他早就在悄悄破局。
《滿江紅》里的何立,表面是奸臣走狗,眼神里卻藏著算計與恐懼。
這個亦正亦邪的角色,讓多少人驚掉下巴。
《無價之寶》里那個痞氣十足的五金店老板,叼著煙卷罵人的樣子。
誰能想到,他常年演正襟危坐的檢察官?
只是這些嘗試太少了。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像張譯這樣愿意“停下來” 的演員不多見。
他停更社交媒體,理由是“怕被外界的聲音打亂節奏”。
有次采訪,記者問他會不會擔心被觀眾忘記。
他笑著說:“二十年前沒人記得我,我照樣演得開心。
現在有這么多人看著,更得演點像樣的東西出來。”
《以法之名》最后一集,洪亮站在法庭上念判決書,聲音有點抖。
不是緊張,是累的。
張譯從未失去他的靈氣,只是被完美英雄的殼困住了。
觀眾愛的不是永遠正直強大的張譯,而是會哭、會怕、會犯錯的活人。
據說張譯接下來要演一個騙子,在民國背景里坑蒙拐騙。
光想想他梳著油頭、揣著假文憑的樣子,就覺得有點期待。
或許那個千面演員從未離開,只是在等一個機會。
把那些藏在正派面具下的煙火氣,重新還給觀眾。
畢竟,好演員從來不怕被忘記。
他們只會用角色,一次又一次地讓我們重新認識。
本文作者 | 檸檬雪
責任編輯 | 淡淡翠
策劃 | 淡淡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