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娃哈哈再次出名,是靠這個短劇都編不出來的“宮斗”戲。
近日,三名自稱宗慶后非婚生子女的美籍人士,同時在香港和杭州兩地法院起訴娃哈哈新掌門宗馥莉。
他們要求獲得價值21億美元的信托基金權益,并主張對娃哈哈集團29.4%股權的繼承權。
這場突如其來的法律糾紛,徹底顛覆了公眾對宗慶后的認知。
這位生前以“布鞋首富”形象示人、年消費不超過5萬元的企業家,在去世16個月后,隱秘的家庭生活被徹底曝光。
根據法庭文件顯示,三位原告宗繼昌出生于1996年、宗婕莉出生于1998年、宗繼盛出生于2017年,均為美國國籍。
整件事的核心人物,是杜建英。
她比宗慶后小21歲,畢業于浙大,1991年加入娃哈哈,歷任多個重要職位。
而她,正是前兩個孩子的生母,年僅8歲的宗繼盛,坊間傳言其生母另有其人。
更為戲劇性的是,1996年宗馥莉赴美留學時,杜建英正以“陪護人”身份陪同。
就在同年,她在美國生下了宗繼昌。
這意味著14歲的宗馥莉,可能早就知曉父親的婚外情,并在異國他鄉目睹了這段復雜關系的發展。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家族內斗,宗馥莉的應對可謂雷厲風行。
自2024年接任娃哈哈董事長以來,她采取了一系列強硬措施——當別人以為,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時,其實是宗馥莉在背后下著一盤大棋。
首先,是人事大換血。
將董事會成員全面更換,吳建林、潘家杰等宗慶后時代的老將紛紛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她的親信團隊。
其次,是業務調整。
宗馥莉關停了包括深圳、重慶、沈陽等地的18家分廠生產線,這些工廠多數與杜建英有股權關聯。
表面上是業務優化,實則是對杜建英勢力的精準打擊。
同時,她將娃哈哈的部分生產外包給今麥郎等代工廠,但所有合同必須通過她控制的宏勝系公司,每瓶產品抽成0.4元。
最后,是處理信托。
這是宗馥莉“反擊”的最關鍵的一步。
據原告方律師透露,宗慶后生前曾承諾為三個非婚生子女設立總額21億美元的信托。
但由于宗馥莉停止了注資,導致信托資金還差3億美元,信托尚未正式生效。
之后,宗馥莉利用自己繼承人的合法身份,以支付越南工廠設備款為由,從匯豐銀行賬戶轉出110萬美元。
而宗馥莉正是用這110萬美元,宣告了自己對該信托基金的“主權”。
實際上,宗馥莉本也是個雷厲風行的主。
在她的領導下,娃哈哈2024年營收重返700億元大關,比2023年的512億元暴增36.7%,重現了十年前的巔峰水平。
同時,她悄然將核心商標轉移到新公司名下,這樣即使股權分配發生變化,也能確保品牌控制權不受影響。
此外,她還對經銷商渠道進行重新整合,要求與宏勝系簽訂新合同,逐步將娃哈哈160萬個零售終端的控制權轉移到自己手中。
一系列操作,不僅證明了她的經營能力,也為她在這場家族紛爭中增添了籌碼。
這場遺產爭奪戰的導火索,實際上源于宗馥莉對杜建英勢力的全面清算。
宗慶后去世后,宗馥莉迅速將杜建英從董事會中剔除,關閉其持股的多家工廠,切斷了其在娃哈哈體系內的利益鏈。
杜建英顯然不甘坐以待斃,這次讓三個孩子站到臺前,就是她以法律手段進行的反擊。
嫡庶之爭,古已有之。
在資產龐大的娃哈哈宗家,也不例外。
實際上,宗慶后生前確實在為非婚生子女安排后路。
雖然他人設清貧,道德形象高大,但早在2022年,宗繼昌就進入沈陽娃哈哈榮泰食品擔任董事。
2023年宗慶后病重期間,還將大理、雙城、南京等地的多家公司交由宗繼昌管理。
而宗馥莉的反擊,顯然是要徹底斷絕這些安排。
令人沒想到的是,這中間發生的插曲。
宗慶后三弟宗澤后,也就是宗馥莉的叔叔公開表態,不僅沒有支持侄女宗馥莉,反而為杜建英和三個非婚生子女站臺。
宗澤后在采訪中毫不客氣地指責宗馥莉胸懷不夠大,要趕盡殺絕。并指責她作為大姐太過自私,不僅要獨吞遺產,還要將他們掃地出門。
這番表態十分嚴重,不僅質疑了宗馥莉的人品,更是站在道德制高點,對其進行了嚴厲批判。
隨后,宗澤后補刀,說宗馥莉從小就很自私,六親不認。
這樣的人身攻擊顯然超越了正常的家族內部的分歧范圍。
作為長輩,在如此敏感的時刻公開羞辱侄女,真的是因為宗澤后可憐大哥的三個子女,怕他們流落街頭嗎?
大家族沒有那么善良的人,尤其在爭遺產的時候。
其實,細細捋一捋整件事,就會發現,宗澤后背刺宗馥莉的背后,藏著很深的糾葛。
首先,是利益相關。
宗澤后自20世紀90年代就定居美國,多年來一直負責在海外推廣娃哈哈產品,同時也經營著自己的商業帝國。
關鍵在于,他與杜建英在業務上有著深度合作關系。
杜建英進入娃哈哈后,因英語優勢被派往海外開拓市場,兩人開始了深度合作。
宗澤后在美國的公司名為“捷爾思”,杜建英的投資公司叫“三捷”,連她的女兒都叫宗婕莉。
這個“捷”字十分關鍵,說明杜建英在事實上,已經被宗家接納了。
而宗馥莉上臺后大刀闊斧的改革,觸動了宗家既得利益群體。
宗澤后作為宗家在海外的代表,多年來享受著娃哈哈帶來的紅利。
可宗馥莉則強調按勞分配,拒絕“家族文化”,這對包括宗澤后在內的宗家親屬的利益,是直接威脅。
其次,是口碑相關。
實際上,宗馥莉此前有一系列“得罪人”的操作。
2024年7月,宗馥莉曾因受到“侵占國有資產”的匿名舉報而陷入輿論風波,當時她采取以退為進的策略,發布辭職信以爭取同情。
在這個關鍵時刻,宗澤后曾公開表態,教育侄女要“夾著尾巴做人”,暗示她行事過于張揚。
這種長輩教訓晚輩的姿態,實際上反映了宗澤后對宗馥莉改革路線的不滿。
說到底,娃哈哈算是傳統家族企業。
在這個利益團體中,長輩享有特殊地位。
可宗馥莉的現代化管理理念,與這種大家族傳統觀念格格不入,導致她在宗家老一輩里,口碑很差。
最后,是權力相關。
細細想,如果三個私生子女能夠成功分割宗馥莉的股權,誰的權力會增大?
其實,答案不言自明。
當娃哈哈的控制權被稀釋,包括宗澤后在內的里外戚掌權者,就有了重新洗牌的機會。
《權游》里說,混亂是階梯。
相比于鐵血手腕的宗馥莉,三個毫無企業管理經驗和人脈的非婚生子女掌控股權,在狼多肉少的宗家,簡直就是送上門的肥肉。
一個四分五裂的娃哈哈,或許才是某些人想要的娃哈哈。
或許這也是為什么,宗澤后在輿論尚未完全形成之際發聲的原因之一吧。
通過質疑宗馥莉的人品和動機,為這場法律戰增添道德維度的爭議,在輿論場為三個非婚生子女爭取同情分。
然而,宗澤后似乎低估了公眾的判斷力。
在傳統道德觀念中,原配子女天然享有更高的道德地位;而非婚生子女雖然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繼承權,但在道德評判上往往處于劣勢。
宗澤后作為長輩支持非婚生子女對抗嫡女的做法,不就是胳膊肘往外拐么?
更重要的是,宗馥莉的經營能力和改革魄力,贏得了不少專業人士的認可。她將娃哈哈從低谷拉回巔峰的成績,證明了其商業能力。
相比之下,三個非婚生子女除了血緣關系外,并未展現出足夠的管理能力。
這也讓宗澤后的支持,缺乏十足的說服力。
其實,在番茄君看來,這場娃哈哈家族內斗,不僅是一個豪門恩怨的八卦話題。
它更是一個涉及法律、道德、商業倫理等多個層面的復雜內斗。
從道德層面評判這件事的是非對錯,太過復雜。
但從社會影響角度看,宗慶后作為第一代創業者,在財富傳承方面顯然缺乏周全的規劃。
他既想維護公眾形象,又想照顧非婚生子女,是典型的“既要又要”,最終導致了人去樓空后,家族內部的激烈沖突。
這種心態,在很多企業家身上全都存在。
而且,更為嚴重的是,這場內斗對娃哈哈品牌的影響是空前巨大的。
一直以來,娃哈哈都以“民族品牌”自居,但其曾經的掌舵者,在如今看來卻是一個有道德瑕疵的人。
宗慶后現在的形象,與自己生前對自己的標榜大相徑庭。
作為“民族品牌”的掌舵者,三個非婚生子女還都是美國人,極其諷刺。
雖然宗馥莉在業績上交出了亮眼答卷,但這種形象崩塌和持續的家族紛爭,一定會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
這種影響,是無法修復的。
一旦被競品友商抓住把柄,娃哈哈可能自此一蹶不振,一個民族品牌可能因此隕落。
所以,在番茄君看來,娃哈哈的宮斗,沒有簡單的對錯之分。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財富可以繼承,但信任與聲譽無法世襲。
宗馥莉的操作,三個非婚生子女的決定,終將影響娃哈哈這艘巨輪的前進方向。
作為舵手,宗馥莉是否會在家族內斗的“潑天流量”中再讓業績翻倍,我們拭目以待。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淼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