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這個全球海拔最低的國家,卻孕育著舉世罕見的身高奇跡。這里的人們,男性平均身高1.85米,女性則是1.73米,這樣的身高優勢讓我在這里幾乎需要踮起腳尖才能適應日常的如廁。
在這個歐洲最開放也最慵懶的地方,工作時間制度與眾不同。每周只需工作32小時,四休三的工作模式似乎仍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有時會選擇罷工以追求更多的自由。他們并不追求金錢的堆砌,不熱衷于名牌和豪車,而是選擇以自行車為伴,悠然自得地生活。
我來到荷蘭海邊的小鎮梅登布里克,這里寧靜而祥和。由于游客稀少,鎮上沒有旅館,我得以在朋友的小木屋里度過幾日。這里的居民們似乎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每家每戶的門前都停放著幾艘船。他們喜歡在船上度過悠閑的時光,拿著一瓶啤酒,捧著一本書,就這樣在船上發呆一整天。我對此感到驚訝,難道他們都不需要工作嗎?
事實上,在荷蘭,確實存在著一種獨特的社會現象。在這里,從出生到老去,人們享受著一種近乎無憂無慮的生活。教育、醫療等基本生活保障幾乎完全由國家承擔。即便是沒有工作、沒有退休金的人,每月也能領取到一筆可觀的補貼。這種生活方式讓我深感震撼。
我曾向當地的朋友詢問,他們的孩子們在船上玩耍是否會感到危險。朋友回答說:“停在港口的船是最安全的。”但同時他也坦言,船上賣藝的表演者們其實也在體驗另一種生活的方式。他們通過獨特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生活態度和追求。盡管我試圖給予支持,但他們的二維碼卻無法被掃描識別。這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他們的生活方式——一種以松弛感為主的生活態度。
然而,我對這種松弛感并不完全共情。我認為他們之所以能夠如此放松,是因為他們享受著祖輩積累的福利和保障。盡管如此,我仍然認識到錢的存在并非僅僅是為了購買物品,更重要的是用來購買清閑和空間。在這個國家,我深刻體會到自由才是世上最珍貴的東西。
在荷蘭的大街小巷中漫步時,我很少看到人們低頭玩手機。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這個國家正是全球最先進的光刻機技術的發源地。與此同時,一些老村莊的居民仍然保持著簡單的生活方式,用煤油燒水煮飯,不依賴空調度日。這種生活方式讓我對荷蘭的經濟狀況產生了困惑:他們是發達還是落后?
在這里,高樓大廈并不多見,人們騎著二手自行車,開著看似三手的小破車。然而,這并不妨礙他們享受生活的美好和自由。荷蘭人的生活態度讓我重新審視了生活的真諦:別趕路,要感受路。位于1663年的古老居所中,住著這樣一群人。他們悠然自得地生活在這個節奏緩慢的小鎮上,沉浸在閱讀的樂趣中,陪伴孩子,漫步于自然,享受著寧靜的時光。而我們這些人,似乎與他們格格不入。
我的孩子與他們家的孩子相處了幾天,雖然語言不通,但他們仍然愉快地玩耍,一同度過了難忘的旅行時光。我并不期待他能從這次旅行中學到什么具體的知識或技能。
就像一棵樹,它不會刻意記住每一場細雨的降臨,但每一滴水的滋潤都參與了它的成長。生活就是這樣一位無形的老師,而世界則是我們的學習殿堂。
你是否能想象,荷蘭的孩子們放學后沒有家庭作業的概念?他們的課后時間完全屬于自己,老師無權干涉。同樣的,這里的周末里,老板不能隨意給員工布置工作,這是被法律所禁止的。如果有人主動要求加班,也不會被看作是高尚的行為。荷蘭人以一種心安理得的態度享受著他們的生活方式。
我們為何要為輕松的日子感到愧疚呢?當我們疲憊時,應該停下來稍作休息。有時選擇放棄或逃避并不代表軟弱,反而是一種明智的抉擇。有些事明知困難重重,那么何不選擇繞道而行呢?
年少時不必過分追求努力,因為隨著歲月的流逝,生活會越來越安逸。努力不一定能帶來成功,但放棄卻能帶來輕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有時不必強求自己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不平事時,選擇繞道而行也是一種智慧。
我熱愛這個小鎮的生活方式,它真實、寧靜而又悠閑。在這里,我可以逛逛書店,參觀博物館,聆聽大海的獨白。其實,人生不必只朝向高處前進,也可以選擇四處游走。我們不能總是做出正確的選擇,偶爾也應該選擇自己喜歡的道路。與其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不如更好地做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