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入伏卡7月20號,比往年晚了整整8天。張大爺今早蹲地頭扒拉土,說頭伏種胡蘿卜正趕趟。老輩人總念叨“早入伏涼颼颼,晚入伏熱得很”,今年這晚入伏能有多熱?
按干支紀法算,夏至后第三個庚日才入伏,今年剛好落7月20號。
頭伏10天到7月29號,中伏10天接7月30號,末伏10天到8月18號。
往年三伏40天,今年就30天,成了少見的“短三伏”。手機天氣預報跳出來,北方明后天下雨,南方兩天后高溫沖38℃。王嬸在院兒里曬辣椒,嘟囔“伏王一日晴,三伏熱死?!?,南邊那大太陽怕是要應了這話。
張大爺種的胡蘿卜剛露頭,他說“頭伏蘿卜二伏菜”,錯了節氣苗子準蔫巴。
氣象站老李說,老話是經驗,但現在氣候變了,得看實時數據。
村東頭老槐樹底下,幾個老漢爭論:“今年入伏下雨,伏伏有雨?”“可別澇了,蕎麥還等著收呢!”前兒個聽悶雷響,李叔急得往地里跑,說“入伏雷轟轟,四十五天雨不空”,怕水多爛根。
未來一周預報有雨,張大爺蹲田埂抽煙:“雨水夠是夠,就怕突然放晴,曬得土都裂。
”隔壁村種玉米的趙哥嘆氣:“早幾年入伏早,雨水多,今年晚了,倒要防旱?
”農諺說“入伏刮北風,伏里好涼風”,今兒個南風呼呼吹,倒把雨帶下來了。
張大爺的胡蘿卜苗青乎乎的,他捏著葉子笑:“老話歸老話,自己盯著才踏實。”要是伏天熱得狠,得趕緊搭遮陽網;要是雨下不停,得挖溝排水。
李嬸端著碗蹲門口:“你說這老祖宗傳的法子,咋就跟現在天氣擰著勁兒呢?”未來十天到底是旱是澇?
手機App說不準,還得看天臉色。種了半輩子地的張大爺總結:“老話是根,新數據是葉,離了誰都長不壯。
”關注我,明兒個接著說伏天里咋看云識雨,保準您莊稼少遭罪。
注:天氣多變,具體農事還得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調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