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甘肅天水曝出一起駭人聽聞的食品安全事件:褐石培心幼兒園長期在幼兒餐食中非法添加工業顏料,導致247名兒童血鉛超標,其中最高值達440μg/L(正常值應低于50μg/L)。事件曝光后引發全網關注,隨著調查深入,一條畸形的利益鏈浮出水面。
毒從何來?經查,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幼兒園廚師賀某霞等人網購低價工業顏料(單價僅6元/100g),在園長朱某琳默許下,將含鉛量超標的紅黃綠三色顏料摻入玉米卷腸、三色發糕等主食。這些顏料本用于工業涂料,外包裝明確標注"不可食用",但其艷麗色澤能大幅提升食物賣相。更荒唐的是,園方明知有食用色素(5元/100g),卻因"顏料顏色更鮮亮"選擇鋌而走險。
檢測造假與監管失守
事件暴露多重漏洞:
醫院篡改數據:天水市第二人民醫院檢驗科擅自修改2名患兒血鉛檢測結果,將440μg/L直接降至103μg/L,導致病情延誤;
疾控中心違規操作:甘肅省疾控中心檢測時未搖勻血樣,僅取上層血漿檢測,誤差率超90%;
監管部門失職:麥積區教育局、市場監管局長期對無證辦學、非法添加問題視而不見,甚至存在公職人員收受賄賂、接受宴請等腐敗行為。
追責風暴席卷
目前,6名直接責任人已被批捕,包括園長朱某琳、廚師牛某元等;17名公職人員因涉嫌玩忽職守、受賄等被立案調查,涵蓋教育局局長、市場監管局局長等關鍵崗位。甘肅省委省政府緊急部署整治行動,承諾嚴查到底,并設立專項基金為患兒提供免費治療。
警示錄:舌尖上的安全不容踐踏
此案揭開的不僅是幼兒園的貪婪,更是基層監管體系的潰敗。從工業顏料流入廚房,到檢測數據被多次篡改,每個環節的失守都在侵蝕公眾信任。正如網友所言:"孩子的飯碗里,容不得半點貓膩。"這場風波再次敲響警鐘:守護食品安全,必須用法律之劍斬斷黑手,用制度之網密織防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