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同時也是二十四節氣當中最熱的一個節氣,一年當中,最炎熱的階段也就在此時,像35℃以上的高溫,也比較的常見,甚至很多地方,溫度可以達到40攝氏度,體感溫度更是遠超40℃,而且此時雨水也會比較多,高溫多雨,雨熱同期,說的就是這個時候。
暑,就是炎熱的意思,而大暑,意思就是炎熱程度比小暑還要高,所以把它稱之為大暑,可見,此時的天氣炎熱基本是常態。
大暑的時間在公歷上,基本上差不多,7月22日至7月24日左右,在農歷的時間上,則會有一定的差異,有的時候是農歷的六月初,也有的是農歷的六月末尾。而在民間,人們則是把大暑分為早晚,今年的大暑是早還是晚呢?
判斷大暑節氣早晚,有兩個基本的概念
第一個方法:按照大暑節氣年在農歷月份的日子來判斷早晚,比如以六月中旬為界,在六月十五之前就是早大暑,如果是在六月十五就是晚大暑。
第二個方法:按照大暑節氣具體的一個時間來判斷,每年進入大暑的時間是不一樣的,而人們會以當天12點為界,在12點之前就是早大暑,而超過12點,就是晚大暑。
結合這兩個說法來看,今年的大暑就非常的好判斷了,今年大暑的時間是在7月22日16時37分,農歷六月廿八,從這兩個方法來看,基本上也是一致的,也就是說,今年是典型的晚大暑。
按照民間的一個說法“早大暑,冷颼颼;晚大暑,熱死牛”,意思是大暑來得早,后面天氣會涼快些;來得晚,就會熱很久,連牛都受不了。與之類似的還有“早大暑,秋早涼,晚大暑,秋來熱”,意思就是立秋之后,天氣還會比較的炎熱,也就是告訴我們,很可能會出現秋老虎的一個情況。
明日大暑,今年是晚大暑,天熱會持續多久呢?
估計很多人都會比較關心,大暑之后,還會熱多久,前面農諺只是一個大概,說的就是立秋之后還會炎熱,其實從時間來看,立秋之后,還是在伏天當中,炎熱也屬于正常的現象,而且立秋,并不代表著就會變得涼爽。
具體要熱多久,其實在《說文解字》中就告訴了我們答案:“處,止也”,古人對處暑的解釋是“處暑,暑止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到了處暑節氣,暑天就快要停止或結束了。所以要熱多久,這里已經給出了很合理的答案,那就是要到處暑節氣快要結束的時候。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于每年公歷8月22-24日交節。元吳澄編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有說到:“處暑,七月中。處,止也,暑期至此而止矣”。
為啥這個時候會變的涼快了呢?處暑后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副熱帶高壓南退,隨著太陽高度的繼續降低,所帶來的熱力也隨之減弱。今年大暑的時間是在7月22日,處暑的時間則是在8月23日,也就是說,還要熱一個月左右,這個時候就開始變得涼快了。
此外,在民間還流傳著一種說法,那就是通過立秋的日子來判斷還要熱多久,今年的立秋是閏六月十四,《金陵十記》中記載說:“單日公秋、雙日母秋”。而公秋比較的涼爽,母秋會炎熱,今年是母秋,因此炎熱天氣也會持續很長。
明日大暑,今年的是晚大暑,同時還是母秋,天氣會異常的炎熱,而炎熱的時間,差不多一個月,也就是要到今年的處暑,8月23日的時候,才會開始迎來涼爽的天氣。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防暑的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