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朗普輕描淡寫地說出“五架戰機被擊落”時,新德里的政客們或許才真正明白:美國這位“盟友”早已換了副面孔。這位美國總統在7月18日和19日的兩次公開表態,不僅讓印度在印巴空戰中的"老底"徹底曝光,更讓莫迪政府深刻體會到中美外交風格的巨大差異。
特朗普的“五架戰機”言論絕非偶然。7月18日,他在白宮與共和黨議員共進晚餐時首次提到這一數字,隨后在7月19日的共和黨閉門晚宴上再次強調。雖然他刻意回避了戰機歸屬問題,但這一表態直接默認了巴基斯坦此前“擊落5架印度戰機”的說法。要知道,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穆尼爾元帥曾專程訪美,與特朗普進行閉門會談,特朗普還稱贊他"幫助阻止了一場戰爭"。這種微妙的互動,讓特朗普的言論被視為對巴基斯坦的公開支持。
巴基斯坦空軍(資料圖)
更讓印度難堪的是,特朗普的表態揭穿了印度政府長期以來的"戰損謊言"。自5月空戰結束以來,印度官方始終拒絕公布具體損失情況,僅模糊承認"有所損失",并極力否認巴基斯坦的戰果。印度國防部和空軍司令部至今未公布任何戰損名單,這種遮遮掩掩的態度早已引發國內質疑。特朗普的“五架戰機”說法,無疑給印度的“戰損造假”蓋了章,讓新德里在國際輿論場上顏面盡失。
特朗普為何要對印度“落井下石”?答案藏在美印關系的微妙變化中。拜登政府時期,美國對印度可謂"寵愛有加"——提供軍事情報支持、默許印度進口俄羅斯石油、高調稱贊印度是“下一個中國”。莫迪政府也投桃報李,在"印太戰略"框架下積極配合美國。但特朗普上臺后,一切都變了。這位美國總統不僅宣布對印度加征對等關稅,還威脅禁止印度進口俄羅斯石油(否則將加征500%關稅)。更讓印度恐慌的是,特朗普突然改善對華關系,180度扭轉了此前“遏制中國”的立場。
特朗普(資料圖)
這種“翻臉比翻書還快”的態度,讓印度在美俄之間進退兩難。過去印度挑起中印邊境沖突、推行“去中國化”運動,本是為了討好美國。如今美國不僅不再提供保護,反而開始施壓,印度自然慌了神。7月19日,巴基斯坦宣布將針對印度的領空關閉措施再延長一個月,這進一步加劇了新德里的戰略困境。
面對美國的壓力,莫迪政府開始緊急調整策略。印外長近期訪華后,印度學者向英國媒體放風稱“過去5年對抗中國是演戲給美國看”。這種拙劣的“甩鍋”行為,試圖將責任推給美國,同時向中國示好。但這種"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的做法早已被看穿——印度政策界人士自己都承認:"中國經濟規模是印度的5倍,軍力也強大得多,對抗中國毫無意義。"
印度的"投機外交"并非首次。過去幾年,印度一邊在中印邊境挑起事端,一邊又想從中國獲取經濟利益。這種"既要又要"的策略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如今特朗普的“五架戰機”言論,徹底撕下了印度的偽裝。莫迪政府終于明白:美國只會利用印度,而中國才是真正愿意平等相待的大國。
莫迪(資料圖)
不過,印度的“示好”恐怕沒那么簡單。印度學者提出"中印恩怨一筆勾銷"的同時,還獅子大開口要求中國恢復稀土出口、提供高端設備技術支持,甚至希望中國幫忙向美國施壓取消關稅。這種"既要中國當朋友,又要中國當提款機"的算計,恰恰暴露了印度的真實意圖——他們不是真心想改善關系,而是想利用中國緩解美國的壓力。
特朗普的“一錘定音”給全世界上了一課:在國際政治中,實力和誠信才是硬道理。印度過去仗著美國的支持四處挑釁,如今被"老大哥"拋棄后才慌忙找補,這種"墻頭草"行為注定難以贏得真正的尊重。相比之下,中國始終堅持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的外交原則,這才是大國應有的擔當。
莫迪政府現在該明白:追隨美國只會淪為棋子,而與中國合作才能實現共贏。但問題是,印度能放下投機心態,真正拿出誠意嗎?這不僅是新德里需要思考的問題,也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畢竟,在這個風云變幻的時代,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