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周志峰正站在被告席上,等待宣判。
這位曾經頭頂“慈善企業(yè)家”、“養(yǎng)老產業(yè)先鋒”光環(huán)的風云人物。
因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法庭上,他面色灰白,眼神空洞,昔日指點江山的意氣風發(fā)蕩然無存。
但讓人意外的是,即便判決已經生效,卻仍有老人為他打抱不平。
明明自己的養(yǎng)老金已經盡數被騙,這些老人又為何如此執(zhí)迷不悟?
這位周志峰,又是用了什么樣的騙術,讓這些閱盡世事的老人如此深信不疑?
山海集團的破滅
2025年5月,春暖花開,正是山海集團往年組織“貴賓客戶”進行“豪華養(yǎng)生游”的季節(jié)。
在大連某社區(qū)的山海集團門店里,75歲的張阿姨再一次詢問相熟的客戶經理小劉:“閨女啊,今年咱們集團組織的海南療養(yǎng)團,啥時候出發(fā)呀?我連新買的絲巾和防曬帽都準備好了。”
可面對張阿姨的詢問,小劉卻眼神閃爍,笑容略顯僵硬:“張阿姨您別急,公司正在優(yōu)化路線,要給大家最好的體驗,快了快了,定了第一時間通知您!”
類似的對話,在全國各地的山海門店悄然上演,老人們滿懷期待,業(yè)務員們則用“系統(tǒng)升級”、“政策調整”等模糊理由搪塞拖延。
這些異常信號,讓部分敏銳的老人感覺到了不對勁。
直到電視上傳來山海集團董事長被抓的新聞,老人們才真正慌了神。
新聞報道:山海集團涉嫌特大非法集資詐騙案,主犯周志峰及多名高管于今日在海南落網,初步查明涉案金額巨大,受害者多為老年人。”
看著新聞里的內容,很多老人先是震驚、不相信,后是悔恨,擔憂,擔心自己的錢拿不回來。
老人們慌忙翻出合同,撥打“專屬經理”的電話,早已無人接聽。
山海集團的線下門店,也已人去樓空。
看到此情此景,很多老人才真正相信,自己是真的被騙了。
所謂的“送溫暖”“免費旅游”都不過是騙局的一部分。
這也讓曾經深信不疑的老人,悔恨萬分。
事實上,很多老人都因投資山海集團和兒女發(fā)生過沖突。
有些老人因為相信了山海集團編織的謊言,甚至不惜將自己畢生的積蓄和養(yǎng)老金,都投入其中。
面對子女的反對,也毫不在意。
甚至因此鬧得家宅不寧,兒女和老人也逐漸少了聯(lián)系。
如今,騙局被揭開,老人們看著空空如也的銀行卡,悔不當初。
但即便如此,仍有人深信不疑,認為是相關機關搞錯了,為周志峰鳴不平。
從一顆雞蛋到一生積蓄的致命陷阱
山海集團的騙術其實并不高明,但之所以能讓老人們深信不疑,是因為精準的利用了老年人的“心理弱點”。
每天清晨,山海集團遍布全國的門店前便排起“銀發(fā)長龍”。
憑老年證免費領取雞蛋、掛面、洗衣液,聽一場“健康講座”就能領到一小桶油或一袋米。
這些微不足道的贈品,成了撬開老人心防最有效的鑰匙。
更重要的是業(yè)務員們營造的“溫情氛圍”:他們比親生兒女更“貼心”,一口一個“叔叔阿姨”叫得親熱,攙扶讓座、端茶倒水、噓寒問暖,甚至記住每位老人的生日送個小蛋糕。
這種貼心問候和關懷,讓很多獨居老人招架不住。
而信任建立后,后續(xù)的詐騙,也就有了基礎。
建立初步信任后,業(yè)務員開始施展“認親”殺手锏。
年輕業(yè)務員撲通跪地,情真意切地喊“干爹干媽”,節(jié)假日提著禮物上門拜訪,生病了噓寒問暖甚至端茶送藥。
騙子用廉價的“親情”表演,輕易換取了老人的真情與信任。
情感紐帶穩(wěn)固后,精心設計的“沉浸式體驗”粉墨登場。
組織老人參觀富麗堂皇的“集團總部”,乘坐豪華大巴奔赴風景如畫的“養(yǎng)老基地”實地考察。
在溫泉氤氳的池邊,在擺滿山珍海味的宴席上,一幅“高端養(yǎng)老天堂”的藍圖被描繪得天花亂墜。
五星級酒店式管理、24小時醫(yī)護監(jiān)護、琴棋書畫娛樂設施、有機蔬菜基地……業(yè)務員信誓旦旦:“現在投資鎖定床位,未來享受成本價甚至免費入住!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終極收割以“投資養(yǎng)老床位”或“預定養(yǎng)老服務”的名義展開。
業(yè)務員們展示著精心設計的收益表,承諾高達12%-24%的年化回報,遠超市面上任何正規(guī)理財產品。
“投資專家”們用專業(yè)術語包裝,強調“資金由銀行監(jiān)管”、“項目有政府背景”,甚至安排“早期投資者”現身說法,展示“豐厚分紅”。
但事實是,一切都是騙局,是泡沫。
奢靡無度的生活
東窗事發(fā)后,很多老人希望能從山海集團拿回自己的養(yǎng)老錢。
但非法獲得的錢財,早已被周志峰及其家人揮霍殆盡。
其總計詐騙數額,更是令人心驚。
經司法部門歷時數月的嚴密審計,這個披著“養(yǎng)老服務”華麗外衣的巨型吸血機器,累計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及實施詐騙金額高達244億元人民幣!
這冰冷的數字背后,是遍布全國20余省市、超過12萬名老年人一生的血汗積蓄、微薄的退休金、省吃儉用攢下的“棺材本”。
這些承載著無數家庭希望和晚年寄托的“養(yǎng)老錢”,如同百川歸海,最終都流入了周志峰及其核心團伙嚴密控制的私人賬戶和空殼公司,成為他們窮奢極欲的資本。
周志峰,這個出身東北普通工人家庭的“草根逆襲者”,在金錢的泥沼中早已徹底迷失。
檢方披露的其奢靡生活細節(jié),與受害老人的困頓形成觸目驚心的對比:
據悉,周志峰個人及通過親屬、代持人在海南三亞、海口、云南昆明、大連等地購置了多套豪華海景房、別墅及高檔寫字樓。
這些房產價值不菲,是其轉移、隱匿和揮霍資金的重要體現。
他在三亞被捕的地點,正是一處安保嚴密、裝修奢華的私人別墅。
除了房產無數之外,他還有多輛頂級豪車,其核心團隊成員也普遍配備高檔車輛。
不僅如此,周志峰及其家人生活極度奢侈。
出入的都是頂級酒店,高級商場,子女上學都在國外。
兒子百日宴,大手一揮就是100萬。
老婆過生日,更是直接轉賬500萬。
如果有媒體說他壞話,為了封口,也是不惜豪擲千金。
而這些大手大腳揮霍無度的錢財,正是老人節(jié)衣縮食攢下來的“救命錢”。
244億,堆砌起周志峰及其家族的紙醉金迷,卻壓垮了十余萬普通老人賴以生存的最后一根稻草。
當老人們還在為幾毛錢的菜價精打細算,為領到幾顆免費雞蛋而欣喜時,騙子們正用他們的血汗錢,享受著帝王般的奢靡生活,其行徑之惡劣,令人發(fā)指。
別被“雞蛋”拽入陷阱
山海集團的覆滅,給廣大的老人提了個醒。
如今,我國已經迎來人口老齡化時代,針對老年人的騙局,也越發(fā)多了起來。
但這些騙局,手法可能翻新,核心套路卻萬變不離其宗。
大家越要務必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
對突如其來的熱情關懷和免費福利保持清醒頭腦。
真正優(yōu)質的養(yǎng)老服務,靠的是專業(yè)、透明和口碑,而非靠蠅頭小利鋪路。
免費的,往往是最貴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