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帖稱,高鐵車廂對方便面的食用有相關提醒,“旅客在乘車期間,請不要食用榴蓮、方便面等有濃重氣味的食品”,該話題引發熱議。據經視直播報道,12306熱線工作人員表示,不含加熱包的普通方便面可正常攜帶上車,但建議乘客在列車上盡量選擇味道較小的食物,以免影響其他乘客。高鐵通常不售賣方便面,具體以列車現場實際供應為準。
對此,部分網友覺得小題大做,調侃“有規定不允許吃泡面嗎?”經查詢發現,12306官網旅客出行指南注意事項中提及此項,但更多是倡議性建議,并非強制性禁令。從創造良好旅途環境、確保空氣清新的角度,不食用濃重氣味的食品,有一定合理性。只是說起濃重氣味,將榴蓮、泡面并列,讓一些人不理解。畢竟,食物喜好因人而異,螺螄粉、臭豆腐等公認氣味強烈的食物,有人趨之若鶩,有人避之不及。何為異味,每個人的感受比較主觀。就如相關新聞留言中就有人提到,個別盒飯味道更重,列車上賣的快餐也有味,味道重不重看個人理解而已。
還有人直指餐食價格,可謂指出了問題核心。高鐵泡面爭議,更多人可能只是受到“選無可選”的價格驅動。公共空間的乘車禮儀問題需要時間和共識,在此之前還需從服務細節上努力。比如,可設置泡面等氣味食物用餐專區,有效隔絕氣味外流,并對其換氣通風設備進行升級強化。而想避免泡面選項,根本上還需要給旅客提供更多平價的選擇。
據北京日報此前報道,去年國慶假期,國鐵北京局運營的高鐵動車組在售盒飯上新了,價格也更加實惠,有9.8元的金槍魚木魚花飯團,18.8元的魚香小酥肉、干拌臊子面,還有30元的香汁大排飯、肥牛雙拼飯。可見,供應好吃、豐富的餐食并不是難事。當高鐵餐食口味選擇更多元,特色而便捷的訂餐觸手可及,細節服務的升級努力被公眾看到,相信非此即彼的泡面爭議自會消弭。
一方面,高鐵上的餐食供應要消除公眾對價格的疑慮,不妨公開不同價位套餐的每日配比,讓旅客做到心中有數,及時選擇合適的餐品。另一方面,繼續優化服務品質,提供更多餐食類型,同時讓網上訂餐更便捷,沿途掃碼點餐,食隨城變,不同線路可選擇優質的地方特色供應商,讓地方飲食名片覆蓋不同停靠點位,通過規模效應降低供餐成本。當高鐵餐食口味選擇更多元,特色而便捷的訂餐觸手可及,細節服務的升級努力被公眾看到,相信非此即彼的泡面爭議自會消弭。(紅星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