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蘭州財經大學商務傳媒學院赴天水實踐教學團隊一行13人走進天水南郭寺,開展了一場浸潤千年古韻的文化研學活動,深化了團隊成員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專業實踐能力。
南郭寺坐落于天水市城南慧音山北麓,始建于南北朝時期,擁有逾1600年歷史,素有“隴上古剎”之稱。唐代詩人杜甫曾于安史之亂期間在此流寓,留下《山頭南郭寺》等百余首不朽詩篇,使古寺聲名遠播。
師生們抵達山門,拾級而上。滿目蒼翠中,亭臺樓閣若隱若現。山門上方懸掛著趙樸初先生題寫的“南郭寺”匾額,門前兩株樹齡約1300年的“將軍槐”巍然挺立,枝干虬勁,樹冠如蓋,如忠誠衛士守護著古寺。寺內歷代名人題寫的匾額,無聲訴說著其深厚的文化積淀。
南郭寺最珍貴的“活文物”,當屬一株樹齡逾2500年的“春秋古柏”。它先于寺廟而存在,根部一分為三,中心更神奇地生長出一株樸樹,形成獨特的“三叉抱樸”奇觀,被譽為全國罕見。寺內另一株造型奇特的“龍爪槐”,其枝干姿態因觀賞角度不同而變幻萬千,仿佛在講述著千年的滄桑故事,引人駐足沉思。
探訪結束后,師生們在寺內亭間開展了現場教學。朱君毅老師深入講解了學院各專業暑期實踐教學的重要意義,要求同學們在文化場館的沉浸式體驗中,思考和領悟古圣先賢胸懷天下的人生境界。高梓翔老師指出,知行合一是學習實踐的最該境界,希望大家能夠將課堂所學和實際生活相結合,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同學們坦誠分享了實踐中的感悟與思考,老師們認真聆聽并回應了同學們的見解與建議。這場交流不僅為當天的南郭寺之行畫上圓滿句號,更凝聚了團隊力量,明確了后續研學活動的優化方向。
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實地探訪這座千年古剎及其承載的杜甫遺跡、古樹奇觀,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實踐價值有了更深切體會,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產生了更為強烈的敬畏與認同。這次沉浸式的文化之旅,為他們在專業學習和文化傳承的道路上播下了寶貴的種子。
撰稿:李順利 李文曉 劉晶晶
攝影:郝宇彤 馬蕊 李武康 馬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